【十二五】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马晓军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培植优势支柱产业,推动农牧业产业纵深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实现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方针政策,结合市委、市政府“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部署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仁和区“一线四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编制仁和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省连续五年出台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号文件,市委、市政府也连续五年出台了关于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政策。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指导原则,从政策扶持、组织领导、财政投入、项目安排、科技实施、人员配备、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改善农牧业生产要素,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基地建设,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城乡统筹进程,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三农”工作在改革与创新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全面提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

1、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十一五”期间,全区围绕农民增收核心任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品牌扩展市场,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2元,比200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 元 ,净增长2872元,较“十五”末增长74.21%,年均增11.48%。

2、农牧业总产值增长快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增加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科技的全面推进,全区农牧业产业呈现总量增加、品种增多、质量提高、销售通畅、效益显著等特点。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升传统农业优势,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抓好优质晚熟悉芒果、石榴、蔬菜、烤烟、种草养畜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5.2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02亿元,总增长4.81亿元,年平均递增14.57%。农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 3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91亿元,总增长2.6亿元,年平均递增12.58%。

3、粮食和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沃土工程”、“增粮增收”等项目,推行“五良”配套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的单产、总产、质量及效益提高,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区粮食生产总量都稳定在6.8万吨以上。

“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 采取“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小家禽”的方针,通过畜牧业良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能繁母猪补贴”、“退耕还林,林下种草”、“种草养畜”等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养殖积极性。2010年肉类总产达23088吨,禽蛋5333吨。

4、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规模化养殖逐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决策,通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牧业,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和开发、农牧业科技推广、安宁河流域农业资源开发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等重大项目建设平台,促进了全区特色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0年,全区已发展水果面积13.1475万亩,产量7.0182万吨,其中:芒果7.944万亩,产量2.8825万吨,石榴1.305万亩,产量0.8933万吨,葡萄1.4205万亩,产量0.3331万吨,其它水果2.67万亩,产量2.909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19.3095万亩,产量6.9923万吨;蔬菜面积6.237万亩,产量21.464万吨;出栏牛(马)1.6356万头,出栏猪20.6471万只,出栏羊12.4421万只,家禽出栏222.6711万只,肉类总产量2.3088万吨;烤烟种植面积1.79万亩,产量5万担,特色农业为仁和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所生产的“仁和”牌芒果、“攀西”牌石榴、早市蔬菜等远销西安、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地。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明显,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以上,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5、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通过引进扶持培育,到2010年有前进普达芒果、联庆大田石榴等专业合作社101个,有田远、益寿堂等2家省级龙头企业,攀西阳光酒业、行远牧业、德益果品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从业人员1058人,总资产7.96亿元,年销售收入14336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推动了仁和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另外还出现了一批生产经营专业大户、中介组织、经纪人等从业者。这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及生产经营专业大户等组织承载组织引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牧业的开发、规模基地的建设、标准化生产的实施,科技的引进普及推广,新成果的转化运用,产品的商品化处理,仓贮运输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与开拓等工作,对倾力打造攀枝花现代特色农牧业,推行产业化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5、农业科技支撑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区以农牧业及科技部门,承担多项部、省、市各级农牧业科研项目,覆盖当前农业主要推进发展的产业,包含从资源圃建设、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示范与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技术、疫病防控、到种植密度与模式、产品采后处理与加工,调制技术运用、食品安全农业生产全过程,许多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继续加强与华南热作学大学、华南热作研究院的、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与科研机构“市校”、“市院”合作机制,实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在农牧业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推广、生产“四体一体”、产学研紧密相结合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体系。

华南热农大还专门在攀枝花设立了热农大函授班,培养当地人才,定向为攀枝花输送人才,定期不定期地在攀枝花举办种类培训讲座,两地每年都组织人员相互观察交流学习。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通过各种途径将试验示范成功后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设施推广运用到现实农牧业生产中,成为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区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培养新型农民的扶持工作,农口相关部门也全力配合支持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从2-3年的农民大专、中专学历教育、以作物一个主要生长周期进行的“农民田间学校”、“绿证”等各项专项培训,到田间地头果园中的现场培训、赶场过节的专场咨询指导会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上包括党的方针、惠农政策、畜禽养殖、种草养畜、疫病防治、农技、种子、植保、土肥、气象、农(畜)产品质量、农(畜)产品产后处理、品牌、市场开拓与营销、专合组织、生产联合体、订单农业、诚信经营等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过程。全区每年发放各类农技实用手册、光盘、画报等资料1万册套以上,参加培训的农民人数在1万人次以上,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与管理水平。

6、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区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和要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推行种植(养殖)业生产标准化,组织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认证和生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大力推进农业名牌战略实施,创建名牌产品,目前已创建农产品品牌20个,其中获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市级著名商标3个,到2009年底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共8类农产品,面积8万多亩。形成了“仁和牌”芒果、“攀西”牌大田石榴、“澳洲坚果”和“斯威特”葡萄酒等知名品牌。通过名牌和绿色食品战略的实施,使名牌与产业联动,提高了仁和区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利润,品牌带动初见成效。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全区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的增效与繁荣,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的机遇

1、独特的区位优势。

成昆铁路纵贯南北,攀枝花飞机场坐落其中,西攀、攀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通过境域,是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枢纽,川西南、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城市建设向南拓展,为仁和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十二五”期间仁和区跨越式发展凸显了有力的竞争优势。

2、倾斜的政策扶持。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中央连续7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工作,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全党全国一切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省政府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试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等推进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农牧发展策略,颁布了《关于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仁和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支持“三农”工作,着力推进解决发展“三农”的瓶颈问题,为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有力的经济支撑

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农牧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地。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规模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到农牧业政策性保险、从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到家电下乡补贴,从公路的“村村通”到广播电视的“户户通”工程,从调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及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推进整个“三农”工作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随着国家财力的进一步增强,投入农牧业的资金将更多,农牧业的发展速度将更快。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致力于城乡统筹,结构和谐社会的发展,加速推进对农村养老、医疗、计生、文化、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环境、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广覆盖、多层次的均衡发展,农民将享受到政府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安心于农业的生产与经营。

5、基础条件的改善

经过多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建设项目,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过“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公路工程、以农业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等一系列农业基地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提高了农业发展的保障水平,为“十二五”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将特色水果、畜牧业、优质烤烟、早春蔬菜、优质粮食为今后仁和区主导产业,得到农户、政府、社会、企业、科技人员高度一致的共识,倾力打造,其基地建设己初具规模,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呈扩大趋势。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并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势头好,潜力大,将在今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面临的困难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与用现代物质装备农业、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极不相称。一是水利、道路、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薄弱,近半数的耕地无保灌能力,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0%,亟待改造;二是抗旱抗低温设施,防雹设施、防泥石流及滑坡设施等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河道宽浅不一,泄洪能力低,一些堤防标准低、质量差,难以抵御大洪水的袭击;三是农业灌溉用水蓄量总量不足,沟渠渗漏严重,提灌成本高昂,还存在着旱季河流干枯,无水可抽的困境;四是农业信息设施落后,在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缺少电话、宽带网等信息设施,对外沟通交流困难,存在生产上盲目性与经营上的被动性,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如农经网)存在分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五农业机械化使用程度低,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少,特别是在二半山区、高山区农机、农耕水平更低,广大农民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六是部分乡村公路建设标准低,时常因自然灾害而受阻。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还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制约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

一是农牧业持续增收难度大,目前,全区农民收入还是集中在家庭生产经营上,继续扩面增量拓展空间有限,农资及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自然灾害等因素决定了农民在第一产业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农民增收渠道窄,地方工业经济、城镇化建设、服务行业的不发达,不繁荣、不完善,使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少,收入少;三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获利益少;四是农民文化低技能差,进城就业务工难待遇低,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也没有跟上。

3、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一是农业耕地资源匮乏,目前全区13.6177万农村人口,只有13.1715万亩耕地,人平仅有一亩耕地。此外,天然草地资源由于受到有毒有害草紫茎泽兰的入侵、工农业的侵占,造成天然草地大面积减少。近年由于城市、工业、交通大力发展,占地越来越多,土地锐减趋势不可阻挡,人多地少、粮经争地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二是地形地域的约束。攀枝花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横断山南麓,属高原山地地形。表现为地形高山深谷,土地零星分散,气候复杂多样,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与良好性,但要建成几万亩、几十万亩集中成片的单一特色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受地形地域空间发展限制将难有更大的作为。三是农产品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农产品进口关税下降,国内水果、蔬菜、园艺、畜禽养殖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弱,普遍存在开发能力较弱、产品档次低、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效应和质量优势,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另外还受到许多国家采取形式多样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卫生、检疫、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的影响,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为激烈。四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农牧业经营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与东部沿海省份及省内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的内在要求更大差距。农牧业多是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加工转化率低;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营销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档次低;农民合作化经济组织起步晚、组织化程度低、制度不健全、动作不规范,农户(基地)与企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五是科技对农业持续增效的支撑作用亟需增强。农科成果应用总体水平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名无实,专业人员少,知识老化,经费不足,农技服务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六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转移,务农人员素质与现代农业、现代农民的需要水平相差甚远。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趋势,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短时间难以扭转,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重大制约。七是以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为代表的农村第三产业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滞后,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项目特色开发不够,总体规模小,品牌化经营层次较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强。

4、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

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城市带动和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农村公益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运转不协调.许多农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不愿意生活在农村,为农业发展增效带来严峻挑战。三是农业农村融资难。面向农村服务的金融企业少,网点少,内容少,农村信用村评定工作滞后,农民小额信贷门槛高、利息偏高。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狭窄,农民认同度不高,投保与被保二者积极性都不高。五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任务艰巨,在较短时间内持续增加农业效益难度较大。目前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探索起步,但尚未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所必须的“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等九个方面的体制机制,要较好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任重道远。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推进特色产业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一体化,追求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基本原则

推进仁和区“十二五”期间农业的发展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的现实需求和预期需求为导向,按照日益增长的绿色农产品需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生产和开发市场前景好、消费需求大的绿色农产品。

2、突出特色原则。坚持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特色产业、产品优势,走以特取胜的路子。

3、科技支撑原则。坚持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走依靠科技提质增效的路子。

4、优化布局原则。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科学布局重点产业和产品,促进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在最适宜区布局,人、财、物向最适宜地聚集,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5、龙头带动原则。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着力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水平。

    6、开放带动原则。牢固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思想,加强对外交往协调,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利用市内外资源、外地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三)、主要任务

1、加速推进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加速农畜牧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着重发展优势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带基本建成。

3、加速培育现代农业经济实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提升。

4、加速农(畜)产品市场开拓,打造知名品牌著名商标。

5、执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与产量稳定。

6、加速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7、加速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8、加速农业清洁能源的普及、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9、加速农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为农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10、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11、加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四)发展目标

1、经济指标

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14.06亿元,比2010年的10.02亿元,增加4.04亿元,年递增5.42%;农业增加值达到7.77亿元,年递增5.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52,年递增14.87%;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通过农业产业带动,使全区70%左右的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人均纯收入增收部分的60%来自于产业化经营。

2、生产指标

到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9.1万亩,总产量稳定在71800吨;蔬菜基地6.5万亩,产量23万吨;特色水(干)果基地22万亩,产量10.6万吨,其中优质晚熟芒果10万亩、产量6万吨,石榴1.5万亩、产量1万吨,葡萄基地2万亩,产量5000吨;建成的基本烟田6.4万亩,年产烟10万担、产值1.47亿元。

到2015年,建成大型养殖场(小区)5-7个,全区肉类总产量2.7万吨;出栏生猪22万头,羊出栏14万头,牛出栏1.8万头,兔出栏20万只,家禽出栏220万只,畜牧业产值6亿元;

3、产业化目标

到2015年,全区优质水果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烤烟基地基本、特色蔬菜基地及优质粮食基地建成,达到预定目标。创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5家,国家级1家;培育大型屠宰加工企业1个,年加工产值或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省级及以上示范社10家; 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四川著名商标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4、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2015年,每年改造中低产田0.6万亩,培肥地力0.3万亩。优势规划区域内新增畜禽养殖小区5-7个。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监管,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7.8万亩,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达到2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4个,农(畜)产品常年检测合格率都在97%以上;农村沼气池的使用率占适宜建池户80%以上;农村文盲及半文盲人员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生产技能有显著提高,劳务收入显著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得到明显发展,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力争达到70%以上。

四、“十二五”发展的主导产业

根据以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区农牧业发展重点规划为:

(一)、水果

以芒果为代表的南亚热带果树是我区最具特色的新兴产业,也是近年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产品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年年提高,发展潜力具大,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坚持增加面积,突出特色,提高品质,强化产后处理,打造品牌,重点抓好芒果、石榴等特色水果商品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区果树面积发展到22万亩,产量达10.6万吨。

1、芒果。现有芒果种植7.944万亩,产量2.8825万吨。芒果生产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继续调整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重视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品种搭配,提高产量与品质,大力开拓市场,打造名优品牌,将仁和区建设成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晚熟优质芒果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实现芒果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6万吨。

2、石榴。现有石榴面积种植1.305万亩,产量0.8933万吨。石榴生产是我区的一个传统产业,很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的消费市场,石榴发展将集中大田镇为核心区,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到“十二五”末,实现石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万吨。

(二)、畜禽

1、生猪。生猪养殖业历来是我区畜牧业的一项基础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尽管近年来猪肉价格受到市场影响较大,猪价起伏较大, 但是全区生猪出栏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区出栏生猪20.6471万头,产肉14866吨,其产值也占了畜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以上。作为我区畜牧业的基础产业,养猪业仍然将作为我区畜牧业的一项主导产业,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年出栏生猪22万头。

2、草食畜牧。草食畜牧业作为我区今后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区畜牧部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重心,坚持“调结构、推良种,兴科教、增效益,重保护、促安全,强基础、抓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试点示范、专业大户带农户,以及“良繁工程建设”和“林下种草养畜”等项目的实施,使我区草食畜牧业养殖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牛羊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出栏牛1.6356万头, 出栏羊12.4421万只,出栏兔70820只,产肉4775吨。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草食畜牧业仍将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羊出栏14万头,牛出栏1.8万头,兔出栏20万只的生产目标。

3、家禽。2010年,全区出栏家禽222.6711万只,产肉3340吨,禽蛋产量5333吨。养禽业是城乡居民肉、蛋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养禽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区养禽业近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区年家禽出栏220万只。

(三)、烤烟

烤烟产业是近年新兴发展的一个产业,生产发展势头很猛,烤烟产业己成为二半山区特别在彝族集结区农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欢迎与支持,作为受国家政策调控的一个特殊农产品,规划到“十二五”末,落实基本烤烟农田基地6.4万亩,年生产烟叶10万担。

(四)、蔬菜 

现有蔬菜播种面积6.237万亩,产量21.464万吨。我区蔬菜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南菜北调”重要基地,特别是早春蔬菜更具有发展优势,蔬菜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己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蔬菜产业的发展将择重于早春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在“十二五”末,实现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23万吨,在稳定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基础上,把食用菌、韭黄、方山萝卜作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400亩、韭黄生产基地800亩,方山萝卜生产基地1000亩

(五)、粮食

粮食生产坚持稳面积、调结构、抓品质、重效益的原则。执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粮食常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7.18万吨以上。水稻面积常年要保持在6万亩以上,要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发展菜用粮,如鲜食玉米、马铃薯、胡豆、豌豆等种植面积;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运用,着力技术的集成与普及,做到在水稻和玉米上良种率达到100%,花更大的精力与财力更换全区的小麦品种与高山上的荞麦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提高整个粮食产品的质量,实现种粮增产增效。

(六)干果。

2009年全区种植面积4.7万亩,产量0.2466万吨。到2015年全区发展干果基地总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板粟2.8万亩,核桃10万亩)。

五、“十二五”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全区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确保基本农田的相对稳定。以大兴农田水利、耕地整治、机耕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地设施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灌溉能力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继续鼓励发展大棚蔬菜、节水灌溉等设施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充分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特点,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力抓好大田和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以及农副产品储藏、保鲜、精细加工等机械的引进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以及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二)、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精神,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农(畜)产品安全生产、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强化标准制定,完善标准体系,强加技术指导与培训,推进农业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工作,全面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启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和风险分析。实施农业名牌带动战略,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展开“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分段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依法查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强化对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提高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扶持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

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继续实施财政、税收、信贷等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培育生产规模大、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辐射区域广、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集体,特别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科技开发企业。通过资本动作,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与兼并,组成企业集团,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单纯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积极培育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和农(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昌盛繁荣。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科技市场服务一体化”等有效组织形式,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主体的有机联系,形成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合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加速市场综合建设,提高现代农牧业物流水平                 

重点农(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对原有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围绕主导产业,在交通便利的重要农(畜)产品产地或集散地,发展一批乡村集贸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产地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的集散吞吐能力。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企业向农村流通领域延伸,建设和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切实为农(畜)产品销售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场所和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培育多元化市场竞争主体,特别是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生产大户及经销户,从事市场仓储、冷贮等基地建设,开展商贸。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积极办好各类展销会,推介龙头企业,扩大主导产品影响,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着力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实施科教兴农(牧)战略,为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的农牧业生物、工程技术,农牧业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推进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引进、选育、研发优质粮食、蔬菜、水果、烟叶、畜禽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普及推广成熟先进的优质、高产、高效农耕农机技术和畜禽繁育和养殖技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加速科学成果的研发转化与运用。着力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六)、推进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建立专职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依法对辖区内的农牧业投入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权益保护等进行执法和管理。加强区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特别是乡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尽快改革到位,提升服务功能,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特色农牧业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引导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行业内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其它组织经济实体及个体开展有偿社会化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引领服务于现代农牧业的建设。

六、“十二五”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组织领导机制

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决议,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认真研究和解决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切实制定有利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推行工作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来思考发展大计,做到农牧业发展要有新思路、农村改革要有新突破、农牧业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努力开创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二)、 投入机制。

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设立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加大对农牧业科技、农田水利、农业生态、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农业气象,以及农牧业现代示范园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国家投入为导向,集体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和外商投资为补充的农业筹资和投入机制,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的依靠全社会力量的投入格局。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增加农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提高贷款标准,延长贷款时间,简化担保程序。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合作建立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多种抵押贷款担保组织和基金。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依托龙头企业资助农户进行农牧业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三)、科技保障机制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大先进实用农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措施来保障“科教兴农(牧)”战略的实施。加大对地方农牧科研究投入和人才引进,继续推进 “市校”、“市院” 合作,加强协作攻关,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力求在品种、技术、装备、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农牧业科技研发和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多元化农牧业科技服务组织,大力发展民办科研,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事业,建立结构完善、队伍稳定、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突出优良新品种、节本增效、设施农业、优化技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信息化、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机械设备等的推广运用,提高农牧业科技转化率。建立完善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工作,重点培养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村经纪人等,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转产就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骨干农民。

(四)、政策机制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各项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流转行为,加快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运营和产权流动的新路子,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效率,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明确法律地位,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抓好“两减免、三补贴”等农村税费改革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子女上学等问题。加大扶贫奔康工作,尽早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平衡发展。在城镇化的地方,切实抓好“村改居”(村委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推进城市化社区管理。

(五)、经营管理机制

积极推广公司建场,分户承包、统一经营、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促进特色高效生态产业向企业化、集约化发展;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发展农民和企业、科研技术部门和农民、农民之间、企业之间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农业开发实体;充分发挥各种学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此为依托,努力提升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形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抓好龙头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发展和建立基地,形成“公司(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经济实力较强和其他有条件的村,围绕“一村一品”实行集体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分户管理,使优质高效特色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路子。通过各种有益的形式,提高优质高效生态产业的组织程度,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优质高效生态产业运行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发展效率。建立有利于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型农牧业行政、技术推广、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促进农业各产业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审核: 1   责任编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