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李倩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工作室开展小学数学新增课例研讨活动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东区教育和体育局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为深入挖掘新增课例内涵,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0月14日,攀枝花市东区李倩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工作室新增课例研讨活动在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顺利开展。

  工作室成员刘又粼老师执教《10的再认识》一课。她借助游戏让学生直观体会“10个为一组圈起来,再往后数既清楚又方便”;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引导学生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通过捆一捆、拆一拆、圈一圈、拨一拨等操作环节,进一步助力学生扎实建立数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舒婷老师执教《身体上的尺子》巧妙地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带领学生认识并运用“身体尺”。活动聚焦“量一量,明确身体尺长度”,夯实认知基础;围绕“探究身体尺与1米的关系”,为测量交流做准备;通过“用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课堂展示后,陈星星老师、谢春进老师对课例进行了点评。接着,彭盛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如何引导学生“做中学”数学》的专题讲座。讲座深入解读“做中学”理念与新课标要求的内在契合点,结合教学实例,为教师提供了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具体方法,助力教师打通理论与教学实际的衔接通道。

  李倩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实效,强调新教材研究需“扎根课堂、聚焦素养”,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工作室成员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形成“研教材、改课堂、提质量”的良好教研氛围。

  此次活动为东区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也为新教材的实践探索注入新动能。后期,东区小学数学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耕课堂,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让教育教学焕发新活力。

发布:王坤渝

审核: 刘晓蓓   责任编辑: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