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支持青少年体育人才贯通培养五项措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市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为支持我市青少年体育人才贯通培养,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解决我市青少年体育项目在选材、学训矛盾、经费、教练、升学等方面的问题。近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支持青少年体育人才贯通培养促进体教融合发展五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将在市外国语学校、市十九中小学校、市花城外国学校、市三中、市七中五所学校开始试点工作,通过“项目通”模式,努力实现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全市探索“四通”模式下的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验。

  选材保障 各项目在开展选材时,存在区域保护主义壁垒和区域限制流动等问题。“措施”允许优秀体育人才在市域内有序流动,允许优秀运动队成建制升入上一级学校,充分保障输送单位权益,调动县(区)、学校向试点学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优秀体育人才早发现、贯通培养。

  教练员队伍保障 学校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长期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加班训练,工作不被认可,很大程度影响了教练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通过综合统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工作量,保障教练员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权益,调动学校体育教师担任运动队教练员的积极性,鼓励试点学校设置教练员岗,招聘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员,为体育人才贯通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学习和训练保障 长期以来体教融合项目运动员学习和训练保障一直是困扰项目的难题,通过5所我市优质基础教育学校牵头,通过安排优秀文化学科教师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全寄宿管理等举措,确保学生运动员学习有保障、体育专项训练有质量。

  升学保障 是否能升学或能升入优质学校学习,是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期盼,保障优秀体育人才不流失,是各学校代表队面临的难题。措施明确各梯队学生运动员在完成训练比赛、文化学科的学习任务后,可直接升入指定的上一级优质学校,实现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培养,实现体育专项技能培养的连续性、保障队伍建制完整性,实现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代表队成绩提升的双赢局面。

  经费保障 市、县(区)、学校每年安排专门经费,支持开展试点的五所学校在训练场地、器材和外出参赛等方面的经费保障,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发布:刘清瑞

审核: 彭格   责任编辑: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