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全开”赶订单 企业奋战“开门红”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2023年工业战线“开门红”的号角已全面吹响,工业企业加班加点赶订单,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强保障,政企同心,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状态,从春天出发,跑好“第一棒”,确保首季实现“开门红”。

  抓紧干,不辜负好年景

  “1月份,公司海绵钛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8%,其中超软钛及小粒钛产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5%、35%,顺利实现2023年‘开门红’。”攀钢钛材公司制造部生产运行二级经理胡国清说。

  攀钢集团(攀枝花)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开门红”是2023年攀枝花工业全速前进的一个缩影。攀枝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以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清洁能源2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导,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钒钛磁铁矿采选冶3大产业为支柱的“2+3”现代工业体系,努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政策鼓励之下,全市工业企业乘势而上,奋力抢抓政策发展机遇,迅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向着全年工作目标前进。

  前进的还有项目建设。在沿江高速宁攀段,从1月29日开始,钒钛高新区大桥的施工人员就陆续到岗,在完成复工前的安全检查和培训后,宁南岸的钢桁梁顶推区、主桥主塔区及金江岸梁厂、架桥区域迅速实现全面复工。

  作为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钒钛高新区大桥今年一季度迎来两岸(宁南岸及金江岸)钢桁梁“大干快上、两岸竞速”的新局面。目前正在进行宁南岸第一联双幅剩余的320米钢桁梁顶推、大桥主桥合龙及金江岸桥梁下部构造三大块的施工。

  四川路桥沿江高速宁攀段ZCB2-20项目部工程处副处长熊港说:“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钢桁梁顶推施工这一部分,年后我们梳理关键节点,科学的倒排工期,对施工人员、设备进行了优化增补,仅专业焊工就从20人增加到50人,按所需设备及材料按施工节点要求随时进行增补,对各个环节进行模拟预算,保证今年10月底给攀枝花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项目全速推进的同时,质量关也必须把牢守好。在钒钛高新区大桥宁南岸顶推作业施工现场,四川路桥沿江高速宁攀段ZCB2-20项目部综合工长曾贤萍一直在现场监看钢结构件的焊接质量。“目前宁南岸总共剩余240个钢桁梁节段,每一个节段采用对接后焊接的方式进行顶推,单节段总焊接长度达150余米,一次性焊接合格率要严格控制在99%以上。”曾贤萍说。

  企业忙生产,项目赶进度,高质量前进的发展态势让企业和项目建设者充满信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抓紧干,不辜负好年景,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作出贡献。

  强保障,力拼“开门红”

  工业企业忙碌在生产一线,政府各部门统筹部署,为工业企业强化保障,力拼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新的起点上,攀枝花提出,计划到2025年,先进钒钛钢铁材料产业预计产值达到50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力争实现产值200亿元;钒钛磁铁矿采选冶产业计划产值超过850亿元;绿色化工产业计划产值力争达到65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

  为实现目标,年前,市政府组织召开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暨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工业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并就工业领域一季度“开门红”工作进行安排。

  “年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又召开一场工作务虚会议,以建设‘工业强市’为基础,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出了具有理论性、针对性、实操性的观点和建议,科学、主动把握攀枝花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重大问题、有效路径,为未来所务之‘实’,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综合统计科科长胡志华表示。

  “2023年,全市工业战线将深入实施市委总体发展战略,毫不动摇推进工业强市建设,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投资、建项目、育企业等重点工作,夯实共同富裕产业支撑。”胡志华说。

  ——工业招商方面,全市工业战线将聚焦“2+3”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制定工业招商引资专案,突出开展钛材深加工、钒钛储能等6方面的招商,切实提高项目招引质效。

  ——项目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重点工业项目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加速项目建设进度。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方面,要加快完善园区标准化厂房、渣场等基础配套设施,统筹抓好化工园区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企业亩均收益评价、文明形象提升和循环化改造等工作,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优化工业发展生态方面,要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建立“月调度、季总结”工作机制,加强对税电关联指标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预警监测,做好助企纾困服务,满足企业生产要素需求,保障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各级监管职责,切实守好工业领域安全环保“底线”,营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环境。(胡志华 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