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风雨之后见彩虹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9-07-1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潘平

  (一)

  2019年6月30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一场风雨不期而至,为大型工业史诗电视剧《大三线》的开机仪式赋予了一幅别有深意的帷幕。

  在“风雨帷幕”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等3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对开机仪式进行了全程采访报道。

  在“风雨帷幕”后,159.1万人收看《大三线》开机仪式直播。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传播力分析系统对《大三线》开机仪式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月30日至7月1日,《大三线》开机仪式成为全网热点。

  对影视艺术的关注,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期待。人们希望透过“风雨帷幕”,找到一把钥匙,一把解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共和国工业发展足迹的钥匙。

  这把钥匙,曾经是“秘密”。

  因为保密,“三线建设”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不常见诸于报端的。当时的人们即便说起,也十分神秘。今天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所闻。

  但正是这把钥匙,开启了“自力更生建设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精神”的大门。

  攀枝花是当年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国第一个资源开发特区,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几十万建设者,在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等极端艰苦条件下,在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书写出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了用普通高炉将“呆矿”变“宝藏”、突破“地质禁区”建成成昆铁路等世界工业史、交通史上的奇迹,建起了被誉为“象牙微雕”的百里钢城和“车轮上”的工业基地。

  这座在攀西大裂谷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用实际行动对“三线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成为三线建设的光辉典范。

  (二)

  普通人的命运,也是衡量时间的尺度。

  “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这句话深深刻印在现年72岁的杨桂兰的脑海。作为当年名号响彻金沙江建设工地的“六金花”之一,杨桂兰曾与几十万建设大军一起,走过风雨,走到今天。

  55年前,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17岁的杨桂兰瞒着父母从云南大姚的老家出发,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来到了川滇交界一个叫渡口的地方。迎接她的,除了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更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如果有一支神奇的镜头,能够从杨桂兰当年看到的建设工地向上提升,以人造卫星的高度拍一个大全景,你将看到,一项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实施。这项工程的总投资是2052.68亿元,工程期限是1964年至1978年。

  这项工程,名为“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为改变这一局面,加之当时国际紧张局势下的战备需要,党中央下决心进行三线建设。

  这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怀抱”金沙江,“腹藏”76种矿产,包括全国20%的铁、63%的钒和93%的钛,以及铬、钴、钪、镓等多种稀贵金属的攀枝花成为这一战略大调整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那么,在三线建设时期,攀枝花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则在“自力更生”这部史诗中,奏响了最令人感慨的乐章。

  一句“好人好马上三线”,令无数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像杨桂兰一样,带着一腔热血和使不完的力气远道而来。

  “天当罗帐地当床,金沙江是大澡堂”“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等待这些年轻人的不是拓荒者驰骋天地的浪漫,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干。

  据统计,1965年至1978年三线建设期间,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数十万建设者汇集攀枝花。他们舍生忘死投身钢铁基地大会战,在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等极端艰苦条件下,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困难,冲破道道险阻,攻下科技难关,创世界奇迹。

  时间,是忠诚的见证者。

  55年前,杨桂兰用双手造出砖瓦,用于修筑攀钢厂房;今天,攀钢已成为在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样板企业。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发车成功。“复兴号”试验速度达到400公里/每小时,可持续时速为350公里/每小时。

  “复兴”二字,不仅是动车组的名称,更蕴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深意。而在“复兴号”贴地飞行般疾驰的京沪高速铁路上,攀钢钢轨用轨量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攀枝花“承包”了全国一半的高铁轨道、80%的出口钢轨,攀钢钢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2018年1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改革开放与中国高铁发展”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新闻发言人如是说。

  承载“复兴”和“中国速度”的,正是三线建设所孕育的。

  看似巧合,实为历史必然。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三线建设在承担起建立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战略纵深布局重任的同时,改善了国家的生产力布局。1952年至1978年,我国内地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6%,比沿海高1.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内地和边疆地区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由29.2%提高到36.7%,钢铁、煤、电、金属切削机床、水泥、棉纱、机制纸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分别由8%—30%上升到36%—60%。

  2019年,是三线建设55周年,攀枝花,已成为三线建设的典范,在55年的风雨历程中,这座城市不断地为共和国工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

  当三线建设不再是秘密,当三线建设的成就为世人公认,许多人也在认真思索:在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让我们从“一百单八将”的故事里寻找答案。

  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向毛泽东主席报告,在四川金沙江畔发现了一个大铁矿。

  但在那时,很多外国专家认为,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是无法冶炼的“呆矿”。全国冶金行业108名著名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用5年时间,经1000多次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打开了攀枝花资源宝库的大门,保证了攀钢一号高炉在1970年党的生日那天按时出铁,打破了外国专家的断言,确保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顺利建设。

  依靠科技创新,“一百单八将”创造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将“呆矿”变“宝藏”的世界奇迹。直到今天,中国仍是全球唯一大规模运用钒钛磁铁矿的国家。

  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攀枝花荣获了18项重大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

  “自主创新”,就是成功的密码。

  “自主创新”的根基,是人才。正是因为三线建设,中国实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技术人才的大转移。“孔雀西南飞”,成为那个年代独特的现象。

  当时,内迁大三线的企业都是沿海工业区技术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骨干企业。新建企业,都尽可能采用当时国内及国外的先进技术。有的还是国内首创的、独有的尖端技术。在人才流动方面,国家采取倾斜扶助政策,在调迁大批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同时,还新建迁建了一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壮大了西部地区的科研力量,为西部地区科技加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先后8次来到攀枝花,参加了9次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会。最后一次,方毅给攀钢研究院留下两个字的题词:攻关。他对科研人员说:如果把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攻下来,不仅是中国的成果,而且是世界性的成果。

  钒被称作“工业味精”,在钢铁中加入0.1%的钒,可以提高强度20%。上世纪九十年代,攀钢花巨资从德国引进设备和技术,但产品怎么也达不到要求,外国专家也束手无策。

  1998年4月,国外一家钒公司第一次来中国推销钒产品。在攀钢研究院的学术报告厅,外方著名的微合金钢专家发表演讲称:自己的国家从1968年就开始进行研究,用了20多年时间才实现钒氮合金的商业化生产。攀钢试探着向外方提出:我们能不能和贵公司合作在攀枝花生产钒氮合金?外方明确告知:技术转让和合资生产都不可能,你们只能采购产品。需要多少,我们可以供应多少。

  自力更生成为唯一选择。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孙朝晖和课题组成员跑遍全国进行调研,提出了独特的工艺思路。经过3次工业试验,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钒氮合金规模化生产技术。

  在攀钢生产出高质量的钒氮合金之前,国际市场的钒氮合金每吨要卖80多万元。攀钢的产品出来后,国际市场钒氮合金的价格直线下降。

  30多年过去,孙朝晖和他的团队研发出来的多个涉及钒领域的成果,累计创经济效益17亿元以上。

  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首个国家级资源开发类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全域纳入其中。创新的接力棒交到了“攀二代”手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

  近期,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项目完成了一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从高炉渣中提炼四氯化钛。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攀钢从“六五”时期就开始攻关,用了近40年,才终于研发成功。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行政人员和工人,经历了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最早的那批人都已经两鬓斑白。

  有了这项技术,攀钢可以把钛的回收率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倍。

  2018年,攀枝花创新指数居全省第二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3年的12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35亿元。

  一代又一代的三线建设者,以自主创新的实践证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业绩。

  (四)

  2019年5月29日,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攀枝花市成立。此举标志着我国组建“国家队”填补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体系空白,迈出争夺国际钒钛市场标准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攀枝花被列为四川省仅有的三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并跻身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第八纵北京至昆明的重要节点。

  融入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攀枝花正在上演打造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的“双城记”。

  领衔全国康养产业发展,攀枝花的冬日暖阳、夏季清凉“卖”到了全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推介全国避暑十大凉城,攀枝花名列其中,中央媒体称赞:“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攀枝花不仅名字美好,更是清凉度假的好去处。

  ……

  区域竞争,千帆竞发,一步跟不上就很可能掉队。而攀枝花为什么能“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呢?

  这是扛起“国家使命”的必然担当。

  攀枝花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开放版图中区位特殊。攀枝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一带一路”建设中,四川是东盟经由滇、桂、黔进入中国内陆地区的主要通道,而攀枝花正好是此通道的“门户”所在。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始终在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越来越凸显。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加快释放,将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作为西部新兴的工业城市,尤其是肩负钒、钛两种国家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任的攀枝花,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

  一个更加出彩的攀枝花,正在助力中国这条巨轮在时代的大潮中纵横四海。

  这是追梦路上的主动作为。

  ——一个强大的支撑是产业集群。攀枝花已建成国内领先的钒制品生产基地、钛精矿生产基地和含钒钛钢铁生产基地,拥有完善的钒钛资源开发生产体系,时至今日,攀枝花已构建起国内领先、世界顶级的钢轨生产基地,为中国高铁屹立世界之巅提供战略支撑。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深化改革。近年来攀枝花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在“放管服”、国有企业、金融和投融资、财税、农村、医药卫生、司法等方面统筹推进体制性、制度性和政策性改革,使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个突出的行动是敢为人先。2014年,攀枝花成为全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招标科技攻关项目的城市。2014年至2019年,我市组织实施了四批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全球招标项目31个,成功开发出10余项钒钛新产品,一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2013年7月,在攀枝花大力推动下,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省市共同参与的部省联席会议机制,协调研究解决试验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目前,部省联席会议已召开4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如何使这些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的支柱作用充分发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攀枝花决策者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要把擦亮用好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的“金字招牌”,放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来理解把握、推进实施,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谋福祉。

  初心须臾不敢忘,使命永远负在肩。

  三线建设就是一段风雨历程,我们坚信,风雨之后,一定是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