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队0∶3客场憾负凉山队 携手绽放的“山花”,终将开得烂漫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10-27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10月26日晚,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川西赛区第六轮比赛开赛,攀枝花攀钢钢铁勇士队客场挑战凉山好医生队。尽管最终以0比3落败,但攀枝花队全场比赛展现出的顽强斗志与战术执行力,仍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赛开场后,攀枝花队迅速进入状态,通过中场积极拼抢掌控主动权。开场不久,攀枝花队10号球员牛瑞利用前场任意球机会,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直挂死角,凉山门将飞身扑救将球挡出。此后攀枝花队持续施压,边路突破与中路渗透屡次制造威胁,但凉山队防线稳固,门将多次神勇扑救力保球门不失。比赛第37分钟,凉山队15号球员徐元绩替补登场后抓住禁区混战机会,补射破门打破僵局,攀枝花队0比1落后结束上半场。 易边再战,攀枝花队加强进攻节奏,攀枝花门将向旭超在扑救中受伤,替补门将43号熊振东临危上场。第64分钟,凉山队15号球员徐元绩禁区内接球射门得分,完成梅开二度。第74分钟,凉山队73号球员阿西木各利用反击再下一城。尽管比分落后,攀枝花队始终未放弃,终场前仍通过定位球制造威胁,但未能改写比分。最终攀枝花队0∶3客场不敌凉山队。 11月2日,攀枝花队将回到主场,迎来与乐山队的对决。 图为球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抢。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国庆 陈蓝 孔浩 张建玲 杨晶尧 曾海峰 文/图)

  10月26日晚,凉山民族体育场,终场哨响,比分定格为3:0,攀枝花攀钢钢铁勇士队客场憾负凉山好医生队。

  虽有失利遗憾,但“攀西一家亲”的情谊从未褪色。

  回顾一个月前攀枝花主场,两队0:0战平时,借“攀西德比”搭台,双方文旅互动、球迷互暖早已让赛事超越竞技。今晚,以足球为笺的邀约,让攀枝花与凉山这对“山花”,在输赢之外续写深情联结的山海之约。

  共逐一份事业

  攀枝花与凉山,地理相邻,人文相亲,“山花”携手,注定同行。

  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十四五”成绩单印证:“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这正是“山花”共逐事业的生动注脚。

  2009年,攀枝花和凉山签署《攀枝花市—凉山州区域合作协议》,两地深化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共同推进89项工作开展,提前完成《攀西经济区“十四五”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实现GDP3800亿元的目标。

  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成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双方共同扛起战略资源开发重任。依托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攀枝花的钒钛、凉山的稀土,从“地下宝藏”加速转化为“产业高地”。

  攀枝花市与凉山州联合申报的四川攀西能源领域氢能区域试点,成功入选全国首批9个国家级能源领域氢能区域试点,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区域,让“1+1>2”的聚合效应持续显现。该试点已于10月22日完成公示,标志着两地氢能产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正如凉山写给攀枝花的赛前信中所言:“如今你我相互帮衬、彼此借力,这份携手同行的心意,远比独自精彩更有意义。

  共建一座粮仓

  在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的田野上,党总支书记马顺富望着绿油油的菜苗,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水,是从德昌通过前进渠引来的安宁河水。”他感慨道,“有了水源保障,村里的早春蔬菜预计每年将增产20%。”

  安宁河,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汇入雅砻江,干流全长328公里。在她的滋养下,造就了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宁河流域这片丰饶的土地,成为攀西地区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区域,是带动攀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站在山头望去,滚滚的安宁河奔腾不息,菜地铺成一片无垠的“地毯”。

  这条奔流的渠水,滋养着5.18万亩灌区,更串联起两地共建天府粮仓的梦想。2023年起,两地共同落实《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开创四川市州协同立法的先例。

  共享一片阳光

  “这次写信夸夸你,攀枝花!”10月18日,凉山州融媒体中心主播“西昌吃货小杨叔叔”的这声“隔空喊话”,在两座城市间激起阵阵暖意。

  视频里,他细数攀枝花阳光的明媚、瓜果的香甜,更娓娓道来两地深厚的情谊。这封信,瞬间点燃两地的共同记忆。攀枝花网友热情回应:“欢迎来攀枝花过冬”。凉山网友真诚回应:“夏天来西昌邛海‘蹭凉’。”

  充满烟火气的互动,为今晚“攀西德比”铺就了温暖的底色。赛前,凉山在给攀枝花的邀请信中俏皮地写道:“咱还是守着老规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场输赢就当图乐,‘攀西兄弟’的情谊,才是最珍贵的。”

  这份情谊,在成都陈先生的“双城生活经”中得到诠释:“每年5月,成都开始闷热,我们就去西昌,住在邛海边;等到11月天气转凉,我们就搭上动车南下攀枝花,温暖过冬。”

  这缕共享的阳光,已成为两地最宝贵的财富。从昔日“各自精彩”到如今“最佳搭档”,两地正携手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让“冬居攀枝花,夏游大凉山”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眼下,攀盐高速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将进一步拉近“山花”的距离。

  未来,乘着攀西的风,欣赏绚烂花海,也能看“共同的事业”蓬勃生长、“共同的粮仓”硕果累累、“共同的阳光”温暖人心。

  正如攀枝花给凉山的回信中所说:“攀西的美,从来不是单选,而是互补。”这朵并肩绽放的“山花”,终将开得愈发烂漫。(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帆 江潇 张建玲)

审核: 郑淇夫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