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媒体代表团实地探访
解密攀枝花的“国际吸引力”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10月21日,由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组织的亚太地区媒体代表团,先后走进混撒拉村芒果展览馆、迤沙拉村及金沙江大峡谷观景台等地,通过实地探访芒果产业发展成果、触摸特色村落人文记忆,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阳光花果城 康养攀枝花”的发展活力。
攀枝花芒果不仅是阳光与甜美的代名词,更是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之一。走进混撒拉村芒果展览馆,媒体代表团成员们认真聆听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的讲解,深入了解攀枝花芒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发展历程。展馆中一组组生动的图片与陈列实物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1968年,毛泽东主席将巴基斯坦赠送的珍贵芒果转赠给包括攀枝花三线建设者在内的工人阶级。如今,攀枝花芒果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特色礼品。来自巴基斯坦国际新闻网的记者丹尼斯·穆拉德说:“我知道攀枝花芒果,巴基斯坦也有芒果。现在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得这么好,值得我们学习。”
站在混撒拉观景台,漫山遍野的芒果林尽收眼底。《泰国民意报》记者查丽莎·素可伊赞叹道:“没想到攀枝花芒果生长的环境也如此棒,这里的空气、环境是我目前感受到最好的。”
在品尝芒果、芒果干、石榴、特色小番茄等水果及其加工产品后,记者们连连称赞。查丽莎·素可伊在品尝后表示:“泰国光照也很充足,也有芒果,但是攀枝花芒果比我们那里的好吃,甜度适中,果肉细腻,别有一番风味。”
除鲜果外,芒果干也备受青睐,不少记者询问是否能在国外购买。邹胜洪介绍:“我们的芒果加工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通过跨境电商卖到了国外。”
巴基斯坦萨玛电视台主持人伊尔凡·阿什拉夫说:“我们需要学习中国如何在不同领域快速发展。攀枝花芒果得到全世界认可,得益于城市的不断创新、宣传。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的现代化农业令人印象深刻。”
无人机喷洒水肥的现场演示,让外国记者对攀枝花芒果的日常管理有了全新认识,大家纷纷对攀枝花现代农业的发展表示赞赏。
走进中国彝家第一村迤沙拉村,站在红椿树观景平台上,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记者罗哈尼·宾提·姆哈德·易卜拉欣惊叹道:“这个视角看村庄太棒了,马来西亚没有这样的美景,我会把美景记录下来,回去给大家宣传。”
悬于峡谷边缘的大峡谷观景台以玻璃栈道延伸至半空,站立其上如置身云端,媒体团成员们纷纷在此打卡拍照。印度尼西亚《罗盘报》记者赛卡尔·甘达旺吉说:“这是我见过最震撼的自然景观,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脉搏。”
走进迤沙拉村,媒体团成员们参观迤沙拉村史馆,欣赏非遗刺绣,现场体验苴却砚雕刻技艺等,热情好客的村民端出自家水果请记者们品尝。东帝汶国家通讯社编辑菲洛梅诺·马丁斯感慨地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快乐,他们把古老的村落保护得这么好,还让文化‘活’起来,值得我们学习。”
文化广场上,谈经古乐表演、羊皮鼓舞表演接连上演。身着传统彝族服饰的人们手持乐器,奏响悠扬曲调,舞者随着羊皮鼓铿锵的节奏起舞,记者们不停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迤沙拉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家诚手把手教记者们跳羊皮鼓舞和锅庄打跳舞,大家手拉手围成圈,欢声笑语交织。“这是一座可爱美丽的村庄,我在这里看到了村庄和人民相结合,一代传给一代,这是传承的意义。村民们很热情,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欢迎我们,感觉很温暖。”菲洛梅诺·马丁斯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蓝 梁芝羽 杨晶尧)








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