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从“理论灌输”转向“实践赋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10月20日,记者从仁和区委组织部获悉,今年以来,仁和区推动党员教育从“理论灌输”向“实践赋能”转变,将课堂开到田间地头、群众“家门口”,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一线锤炼党性、提升能力。截至目前,仁和区通过系列实践课堂,累计收集群众诉求3100余件,办结率超过87%。

  一份份群众的“急难愁盼”清单,正转化为一张张满意的“幸福账单”。这变化的背后,是仁和区围绕“依靠身边党员、服务身边群众、解决身边急难”的“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精心打造的党员教育“三大课堂”。

  “立体课堂”让理论融入血脉。理论学习不再是照本宣科,在大田会议旧址等红色地标,“古建筑里的党课”让历史说话;在田间地头,“板凳课堂”让政策宣讲带着泥土的芬芳。600多名党组织书记带头讲,1.2万余名党员深入学,让思想根基在身临其境中筑得更牢。

  “先锋课堂”让榜样引领风尚。榜样力量如何可感可学?线上,“这里仁和”等平台持续讲述党员抢救传承民俗文化等动人故事;线下,“先锋说”事迹宣讲团走进社区村居,28场鲜活的故事会,将“不输一口气,努力争红旗”的奋斗精神播撒到群众心中。

  “实践课堂”让服务直达心坎。这是变化最显著的一环,党员教育的“考场”直接设在群众的“家门口”。全区构建起三级联户服务体系,5000余名党员将工作延伸到6万余户居民身边。在渡口社区、迤沙拉村等5个“共富实践课堂”,党员们学习蓝莓种植技术、社区治理方法,再将所学反哺于民。

  更重要的是,一套“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与实践课堂深度融合。“院坝提案会”“田间议事桌”成了基层议事的新平台。党员常态化走访,群众掏出心窝子说诉求。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要协调的,“吹哨”唤来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数据显示,通过这些形式,累计收集到的3100余件群众诉求,办结率已超过87%。(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审核: 喻薇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