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吨级增收,创意长廊玩转果旅融合——

一颗百香果 两种增收路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果农摘百香果。

  

  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的百香果种植园。 (曾勇 摄)

  金秋时节的攀枝花,从大龙潭乡连片种植的500亩标准化果园,到前进镇高峰村别具匠心的“绿色长廊”,青黄相间的百香果缀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百香果,两种增收路,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170亩到500亩:规模种植结出“吨级增收果”

  近日,在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百香果种植园里满是丰收的热闹。藤蔓顺着支架爬得满当当,青果透着脆嫩,黄果泛着油亮,果农们手提塑料桶穿梭其间,指尖轻轻捏住果实,稍一用力“咔嚓”剪断,饱满的果子便落进桶里,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去年在平地镇试种50亩,卖了80多万!今年瞅准干坝子村的好地块,直接租了100亩扩大种植面积,种的钦蜜9号和台农两个品种,甜度高、耐运输。”果农李学忠捧着刚摘下的百香果,指尖蹭过果皮上细密的绒毛,语气里满是底气,“从8月初开园采摘到现在,已经卖了25吨,进账16万元。等11月盛果期,再开放游客采摘,收入还得往上冲!”

  看得见的收益,让更多人动了心。不仅外来种植户扎了根,干坝子村本地农户也纷纷加入,村里种百香果的农户已发展到十多户。“我们村就在金沙江大峡谷到迤沙拉村的旅游线上,采摘体验能增加收入!”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国基指着连片的果园说,村里流转了闲置的土地,把百香果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70亩扩大到500余亩,“按现在的挂果量,今年产量能超2500吨,综合产值能破2500万元,比种传统作物增加了不少!

  卖鲜果更“卖风景”:玩出“果旅双收”新花样

  如果说干坝子村靠“规模”取胜,那前进镇高峰村的20亩百香果基地,则靠“巧思”出圈。这座海拔1600—2700米的小山村,把百香果藤蔓顺着弧形支架架起,织成一条2米多高的“绿色长廊”——阳光穿过层层绿叶,在果实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游客走在廊下,伸手就能摸到垂落的果实,随手一拍都是“田园风大片”。

  “刚摘了半篮,甜得很!等下爬完石窝铺,再去爱情天梯打卡,玩得又轻松又有意思。”从市区来的游客张女士拎着装有百香果的网兜,笑着向同伴展示手机里的照片。

  谁能想到,这座曾靠樱桃、油桃、蔬菜增收的山村,如今凭借百香果玩出了新花样。“过去作物单一,游客来了留不住。”高峰村党支部书记储文华笑着说,这几年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在不同海拔试种草莓、李子,凑齐了“四季果篮”;去年又盯上百香果,搞起“百香果+近郊游”,推出“采摘+网红地打卡”线路。如今,长廊下、果架旁,总能看到拍照的游客,果园不再只产果子,还成了“网红景点”。

  从“只卖果子”到“既卖果子又卖风景”,百香果让高峰村的人气和收入一起涨。预计今年盛果期后,村里年接待游客能达5000人次,综合产值突破25万元。一颗小小的果子,不仅给游客带来甜蜜,更带着小山村走上增收路,让农户的日子越过越甜。(杨懿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