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乡
“老把式”主动拥抱新技术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9月15日,正午的阳光洒在芒果林里,55岁的村民杨正华站在仁和区务本乡葩地村的田埂上,手里操控着遥控器。一架无人机升空,在他头顶悬停片刻后,精准地向果园飞去,药雾均匀洒下,仿佛给芒果树披上了一层薄纱。
“飞到15米左右就行啦,都是跟年轻娃儿学的。”杨正华笑着说,他是村里第一批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的“银发学员”,如今已是该乡无人机队的主力“飞防手”。
今年3月,务本乡成立了首支村民无人机队,有20名持证飞手、30多台无人机。而队伍里最让人惊喜的,正是杨正华这样年过半百却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把式”。
“我们家13亩芒果地,以前人工打药要干2天,现在7、8个小时就能完成。”杨正华掏出自己的无人机操作证,证件上的发证日期是去年国庆节。他告诉记者,人工打药不仅效率低、招工难,更重要的是人长期接触农药影响健康。
如今在务本乡,像杨正华这样的无人机飞手成了香饽饽。务本乡的2.5万亩芒果地正待管护,飞手们忙得脚不沾地。大家开着三轮车带着设备翻山越岭,为乡亲们提供专业飞防服务,每亩收费20元,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以上。
无人机队队长吴红林告诉记者,队伍成立以来订单不断,经常出现“一机难求”的场面。最让他感动的是,原来持观望态度的老农户们,现在都主动来找年轻人学技术。
夕阳西下,杨正华的无人机完成最后一块果园的作业后平稳返航。这位55岁的“新农人”一边擦拭设备一边说:“以前觉得高科技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明白了,新时代的农民就得会用新农具。”(李雯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车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