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育桃李

——西区构建中小学校党组织“四强四好”机制综述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格里坪镇小学开学。

  2024年,西区率先在攀西地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督导评估。

  2025年1月,西区被教育部评为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如今,又是开学季,西区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全区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呈持续上升态势。

  西区区委有关负责人说,这是西区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也是西区区委教育工委坚持构建“四强四好”机制,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的实证。

  强领导核心,党建机制建设好

  西区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在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民办学校全覆盖建立校级党组织12个,4个党总支部下设党支部8个,选派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30名。

  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效确保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除4个设立党总支的学校为书记、校长分设外,其余区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

  以全市“红烛匠心、筑梦花城”党建品牌为核心,各校(园)创建党建品牌9个,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党组织领导地位更加牢固。

  西区制订《攀枝花市西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手册》,指导各校(园)修订《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两项议事规则,规范议事内容,明确“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决策流程。

  建立书记和校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周必沟通、要事随时商”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实施局党组成员分片包保各校(园)制度,通过“月度抽查、季度督查、年度评估”等方式,对学校“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及两项议事规则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

  今年以来,检查两项议事规则会议记录120余份,整改不规范记录200余条,推动制度从“纸面”到“落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强队伍支撑,党建发展根基好

  实施“头雁工程”。全区学校中,由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的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所有校(园)级干部实行提级管理,区属中小学校、幼儿园班子按照管理层级分别由区委和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配齐配强教育集团和校区领导班子。选拔推荐3名校(园)长参加省厅新时代中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卓越校园长培养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开展培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破解“不会干、干不好”难题。去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20余次,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专栏展播45期,切实增强党性意识。建立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每年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夯实“青蓝工程”。动态储备的后备干部中,党员占比超73%;选拔的251名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党员占比约48%;通过“项目驱动、协同整合、辐射帮扶、订单培养”方式建成的21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站)的139名领衔人和成员中,党员占比近48%。强化“双向培养”,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或名师,把党员领导干部培养成名校长。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干部、校级干部、专家学者到学校上思政课21场,切实提升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强“党建+”融合,党建质量发展好

  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西区教体系统广泛开展“党建+课堂教学”“党建+课题研究”“党建+教学竞赛”等活动。全系统现有党员示范岗211个、党员突击队18支,党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评选、评比获奖占比近46%;195对师徒结对中,党员师傅和徒弟109名,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得以实现。深化“党建+德育”,将党建元素融入学校德育和团队工作,充分利用西区“火红年华”“水墨金沙”“初心园”等研学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青少年学党史”“研读价值观24字”“传承优良家风”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发挥党组织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

  党建与学校发展相融合。坚持以党建为“魂”,以学校发展为“体”,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办学方向、凝聚人心、激发活力,让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学校育人质量、管理效能的提升,最终实现“党建强、学校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作用,打造漫画、漆画等学生艺术社团23个,西区金沙漆画技艺进校园项目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以“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为抓手,市三十一中小建成“笨鸟儿童漫画”“清香文学社”2个国家级社团;市三十六中小成功申报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实现省级名校“零”突破。参加四川省“510”廉洁文化月活动,推选的3个学段的廉洁思政课作品全部获奖,廉洁教育沁润到师生心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独创i++心理健康网上测评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总结提炼的心理健康做法《探索12356工作法,筑牢学生心理服务体系》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教育部“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地方典型案例。

  强民生保障,党建惠民效果好

  “三位一体”推进教育公平。西区建立动态学位监测机制,精准摸排辖区适龄儿童就学需求,统筹调配公办教育资源,实现2800多名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切实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题。构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就读机制,保障66名有条件入学的残疾儿童全部上学。坚持“严审核、优流程、强监管”机制,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教育公平得到有力体现。

  “四线并进”深化教育治理。西区以党建为引领,聚集群众关切的“校园餐”、利用校服购买和教辅征订牟利等问题,通过查问题、实整改、强监督、建制度、筑防线,确保食材成本下降3%左右,食材入口率提高到70%,教体领域集中整治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推进教育“双减”和“五项管理”,多样化优化作业设计,文化培训机构全部实现转型,确保“双减”制度执行到位,减负不减质。制发全市首个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监管方案并全面推动实施,为2700余名孩子营造了安全的校内校外午托环境。

  西区区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四强四好”工作机制确保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有力,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李斌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 文/图)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