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区按下文旅康养与生态建设“快进键”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8月25日,仁和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域推动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和《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关于厚植生态本底、赋能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仁和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从市级战略“点题”到区级实践“破题”,仁和区在文旅康养产业赛道和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上共同按下了“快进键”,开启了全域推进、纵深发展的新篇章。

  《决定》和《实施意见》,是仁和区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回应,更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瞄准未来产业方向作出的顶层设计。

  擘画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新未来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域推动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草案)》明确,将坚定不移推动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引育一批文旅康养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形成一批具有仁和特色和优势的文旅康养融合业态,文旅康养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50亿元、60亿元以上。到2030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农商文旅康体教融合场景更加丰富多元,仁和区文旅康养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

  《决定》提出,将构建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对加快构建“一城统筹、一核牵引、三片协同、多点联动”的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作出系统部署,明确加快建设仁和文旅康养城、全力打造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区核心IP、聚力推动“三大旅游示范片”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多个功能点位联动等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决定》明确,将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从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三线建设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做优做强农文旅融合产业、积极发展康养旅游产业、谋划发展演艺赛事产业等五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决定》明确,将全力提升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服务效能,从实施品质提升工程、环境优化工程、宣推引流工程、主体培育工程等四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着力做强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服务支撑。

  《决定》明确,将健全完善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从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要素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部署,不断提高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能力。

  《决定》分为5个部分,共19条,聚焦“全域推动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主题,是仁和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主动作为,是立足仁和发展需要的战略选择。

  通往160万绿电与50%低碳产业的路线图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全面推进生态美市、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的战略安排,提出加快形成“外美、内丽、气质佳”的美丽攀枝花新格局,为仁和区加快建设美丽仁和明晰方向路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仁和建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提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彰显山水形胜的外在之美;聚焦生态经济与生态制度的双向赋能,以制度之力保障发展质效,夯实绿色发展的内在根基;依托生态文化的浸润滋养,推动生态价值观念融入生产生活,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仁和。

  《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关于厚植生态本底、赋能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仁和的实施意见(草案)》提出,仁和区将力争到2027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到2030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0%以上;到2035年,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空间建设方面,到2027年,林分结构持续优化,蓝绿交织、疏密有致的生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良好发挥,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22平方米;到2035年,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深度融合,美丽仁和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到2027年,空气质量细颗粒物浓度不高于27.2微克/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到2035年,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到2027年,打造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形成一批具有仁和特色和优势的文旅康养融合业态;到2030年,打造一批多样化生态文化阵地,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到2035年,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逐步健全。

  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到2027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美丽仁和局面基本形成;到2030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到2035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生态制度体系。

  按下“快进键”,意味着发展节奏的提速、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和生态建设的新征程上,仁和区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加速将宏伟的“规划图”变为生动的“实景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审核: 喻薇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