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动人故事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作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强化“内讲外宣”,夯实民族团结“育人牵引力”;打造“社教品牌”,增强民族团结“育人影响力”;聚焦“精神共富”,形成民族团结“育人联动力”。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套),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丰富的三线主题类博物馆。博物馆以“铭刻峥嵘岁月,熔铸历史丰碑”三线建设为主题,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
2022年12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被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强化“内讲外宣”
夯实民族团结“育人牵引力”
统计显示,自2015年3月3日开馆至今,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接待各族游客320万人次,讲解3万余场。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依托深厚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广泛深入开展“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三线建设诞生的伟大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不仅走进全市各单位、学校、企业开展宣讲,还走进全省各高校、国家图书馆、民族地区开展“微党课+专家讲座+红色故事”特色宣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三线建设历史,传承弘扬三线精神。
打造“社教品牌”
增强民族团结“育人影响力”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每年接待来自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超10万人。博物馆与14所学校及各大社会研学机构合作,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三线文化周”“5·18国际博物馆日”“民族团结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国梦”“小小讲解员”等活动。依托三线建设红色文化资源,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各族同胞在三线热土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历史故事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精神共富”
形成民族团结“育人联动力”
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重返半个多世纪前那段充满艰辛与团结奋斗的峥嵘岁月。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开展帮扶、拓宽群体、创新形式促进全市人民精神共富,与盐边县北部民族地区等结成对口帮扶,长期开展文化下乡、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研学实践等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智力帮扶工作,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志存高远、报效祖国;拓展“火·花营地”、“三线时光”、室外军工文物广场等文旅融合项目,以沉浸式、多样化的方式,进一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三线精神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琼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