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客融入攀枝花的“故事”里

——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玲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近日,我市推出“红色记忆 党史光影——英雄攀枝花”2025年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精心梳理并正式发布9个极具代表性的红色“打卡”点位和2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随着活动开展,广大市民和游客纷纷用镜头记录红色足迹,打卡红色地标,重温三线峥嵘岁月,见证新时代幸福篇章。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攀枝花故事,是传承城市精神、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市文广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玲说。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全面推进生态美市、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文化铸魂、生态固本、旅康一体、融合共兴”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一带一廊引领、两区四线支撑、多点协同联动”的文旅康养布局,描绘了“阳光花果城 康养攀枝花”的发展新蓝图,为我市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会提出,攀枝花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7年,全市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引育一批文旅康养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文化旅游康养融合产品更加丰富,文旅康养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10亿元、300亿元。到2030年,攀枝花文旅康养品牌知名度、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刘亚玲表示,全市文广旅系统将以主场作战的态度,满格的状态,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品牌、产业、服务,通过打造标志性景区景点、业态融合升级、拓展市场客源、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将蓝图转化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的实景图。

  ——打造标志性景区景点。谋划一批具有牵引、联动、带动作用的标杆项目,全力建设三线建设文博景区集群、安宁河流域(米易)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走廊、“山海湖”亚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等重点项目,争创国家级文旅品牌,打造文旅康养新地标。实施文旅康企业倍增和“上台阶”计划,加力“三招三引”,引入头部投资企业和运营团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抓好业态融合升级。加快文旅康养与农业、体育、医疗、养老等相关产业深度交融,有机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美市等战略,推动资源整合、布局优化、服务联动,打破产业边界,培育一批康养旅游乡村、运动产业基地、康复疗愈中心、特色休闲街区等融合场景,实现“文旅康+百业”与“百业+文旅康”双向赋能。

  ——拓展客源做大市场。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全面优化软硬件服务,加快推进景区“微改造、精提升”,完善景区接驳体系,提升住宿承载力和品质,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健全文旅市场诚信评价体系,营造安全、便捷、舒适、友好的全域旅游环境。推出十大必打卡点、十大必吃美食,开发“攀枝花有礼”文创产品,实施“引客入攀”专项行动,开展巡回推介,高质量办好阳光康养节、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阳光花果间流连忘返,在康养之旅中留下美好记忆。

  ——提供优质文化产品。深化以薪酬制度改革创新为引领的市属文艺院团内部改革,探索实施“一馆一策”、“两权”分置改革,激发文化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市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新空间、新场景,培育“花城艺起来”品牌体系,用文化的力量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礼攀)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