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监督赋能经济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期,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组建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以监督之力推动《条例》在攀枝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执法检查突出四大重点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负责人介绍,此次执法检查作为2025年度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组长,市人大相关专委会、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执法检查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执法检查还特邀部分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市级人大代表作为检查组成员参与其中。检查组在全面了解《条例》实施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突出“组织领导、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四个方面重点开展检查。
自5月起,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前往市级有关部门、仁和区、米易县、东区等地,走访企业、工业园区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中心等20余次,召开座谈会7场,听取市、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并与30个市场主体进行了现场交流。同时,市人大代表还通过网络渠道、线下渠道向市场主体发放了《攀枝花市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我市《条例》贯彻实施的真实情况。“这次检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米易县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检查组走访时感慨地说。
检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评价中稳中有进。但同时指出,在政务服务效能、市场公平性、法治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审议建言聚焦症结对策
7月8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在分组审议中,与会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破除隐性壁垒,打造公平市场环境,努力降低用工、用气、融资、物流等生产经营成本,强化政务服务、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精准识别各类政策的适用对象,推广“亮码入企”新模式,强化“数字赋能”监管,推行告知、提醒、劝导等执法方式,防止任性执法、过度处罚等多项具体建议。
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开展了对市级部门(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已及时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通报,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查找问题,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审议+测评+整改”的监督方式,将有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整改工作注重闭环监督
执法检查始于“查”,但不止于“答”,更重要的是做好执法检查的“后半篇”文章,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才是真正体现检查成效的关键所在。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31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检查〈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建立“审议意见+问题清单”的整改机制,要求政府按照监督法的相关规定研究处理并反馈整改结果。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加大《攀枝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调研力度,以实际行动添助力、聚合力、增动力,千方百计助推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罗鸿渝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