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是立足全市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塑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夯实民生产业根基、提升幸福产业成色的关键路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部署,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发展要高质量,产业得有“硬支撑”。在文旅康养方面,攀枝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可光有资源不行,得让它“活”起来、“串”起来、“火”起来。全会提出深度融合发展,就是要让文化、旅游、康养这三张好牌,合成一手“王炸”。这不仅是打造支柱产业、民生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的幸福工程。文化、旅游、康养行业产业链长、受益面广,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教育等均可跨界融合,具有消费拉动、产业渗透、业态催化、民生提质等多重功能,既聚拢人气,又带来财气。

  深度融合,不能是“拉郎配”,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明确路径抓手。市委全会提出“文化铸魂、生态固本、旅康一体、融合共兴”发展思路,是立足实际的科学指引。简单说,就是文化是魂,三线精神、民族风情,得讲好故事;生态是根,“六度”禀赋、“大山、大水、大峡谷”,是最大资本;旅康是体,玩得好才能养得好,养得舒心才更想来玩。三者拧成一股绳,产业才有生命力。

  深度融合,关键在找准发力点,做出特色来。市委全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文旅康+百业”“百业+文旅康”双向赋能,突出集聚化、特色化、差异化全链条发展,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全方位融合,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攀枝花路径。要重点发展三线建设文化游、避暑避寒度假游、户外运动健康游、美丽乡村生态游、“小城”生活休闲游五种业态;推动工业遗产从“静态展示”向“活态利用”转变,催生一批三线建设工文旅融合产品;拓展避暑休闲、日光疗养、森林康养等业态和产品,丰富修身养心、温泉疗愈等业态,加快康养度假产品从“卖阳光”向“卖气候、卖生态、卖健康”迭代转型;发展竞赛训练、户外运动、运动康养,丰富“跟着赛事去旅行”体验场景;整合农业景观、非遗技艺、时令农事,培育农耕研学、非遗手作、星空露营等乡村美丽经济新业态;挖掘攀枝花立体城市风貌特色,将城市街巷打造成可漫步、可沉浸、可消费、可出片的“生活秀带”,构建“潮玩夜游、品味美食、沉浸嗨购”都市休闲之旅。这些方面既是深度融合的“试验田”,更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器”,对塑造攀枝花文旅康发展新优势起着关键支撑作用。

  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得全市“一盘棋”。要避免同质化,突出“独一份”;要打通产业链条,让资源顺畅流动;要创新体制机制,破除条条框框。各方要精准定位、做强特色、形成合力,让“阳光花果城 康养攀枝花”的品牌更响亮、附加值更高,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夯实产业根基。(本报评论员)

审核: 江潇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