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全市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侧记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两个月前,全国文明城市的璀璨桂冠花落攀枝花,为这座英雄城市再添荣光。短暂的欢呼后,一场围绕“如何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的深度谋划,已然紧锣密鼓。

  7月21日,攀枝花城市文明建设推进会召开,市委、市政府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专题部署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向全市上下发出“巩固创建成果、深化文明建设”的再动员令。

  新起点上,攀枝花正以清醒与笃定,开启一场“文明长跑”。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肯定更是鞭策,是成果更是起点。”与会人员达成共识。全市上下深知,文明创建并非一时冲刺的终点,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向上攀登。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攀枝花决策层以高度的清醒审视当下:城市精细化管理尚有提升空间,部分区域动态问题偶有反弹,市民文明素养的涵养更需久久为功。

  荣誉到手,决不意味着工作到头;创建成功,决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牌子拿到,决不意味着可以刀枪入库。这三个“决不”,既是市委、市政府直面挑战的清醒认知,更是面向未来吹响的奋进号角。与会人员表示,要迅速将思想和行动从创建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从集中整治向精细治理转变,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深化拓展。

  “我们将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新的起点,做深做实文明城市建设的‘下半篇文章’,聚焦常态长效,突出精细精致,注重内涵提升,持续在巩固成果、提升品质、培育新风、增进福祉上下功夫,奋力建设更高水平、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文明城区,让东区成为共富共美、文明幸福的首善之区!”东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三方面推动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一是下足“绣花功夫”,打造宜居韧性新样板。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深化基础设施补短板,改善居住环境,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二是学习“枫桥经验”,探索执法服务新路径。推进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柔性化”建设,确保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深化“全域共建”,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城乡文明同步提升。

  深化文明创建,其深远意义远不止于守护一块奖牌,更在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文明动能。攀枝花正努力实现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西区河门口街道苏铁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三心”持续推进文明建设。“同心”宣传,通过多载体、多形式宣传典型、曝光陋习,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氛围,推动居民从“要我文明”转变为“我要文明”。“贴心”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联动12支志愿服务队示范引领,培育辖区文明新风。“恒心”巩固,以共同富裕“七条微路径”为牵引,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打造等项目,打造温馨宜居的社区环境。

  “作为攀枝花人,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深刻蝶变。这份变化,就真切地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角落。”市民代表包枢凡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将继续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努力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坚持做常态创建的参与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城市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活动,为城市的持久美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攀枝花,这座以英雄花命名的城市,在登顶“文明城市”荣誉之巅后,没有沉醉于鲜花与掌声,而是以近乎苛刻的清醒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选择立刻“归零”,重新出发。这份清醒,源于对荣誉本质的深刻理解——文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这份紧迫,来自对城市未来的坚定信念——唯有常态长效,方能让文明的阳光恒久照耀花城,滋养每一位市民的获得感,照亮城市发展的新征程。(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肖憶 范森)

审核: 吴禹涵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