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招三引“突破战” 铺展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7-19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今年上半年,攀枝花“三招三引”捷报频传:单日签约136亿元项目、在钒钛领域引进3名院士、全国首个绿氢项目落地……
这是攀枝花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征程中,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全力汇聚优质项目、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奋力打好三招三引“突破战”的有力注脚。
新型招引机制“见成效”、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有突破”、引进新增实际投资实现“双过半”,如今,攀枝花正迎来发展的“加速期”,一幅“项目为骨、人才为魂、创新为脉”的发展新图景在金沙江畔铺展。
招商引资:
挺起工业产业“脊梁”
5月24日,投资四川·攀枝花钒钛钢铁新材料投资推介会暨供需合作大会在蓉举行。现场,6个供需合作协议、6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涉及金额136亿元。
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浙江钙欧百兆瓦级新型薄膜光伏组件项目落户米易县,将为攀枝花新能源产业再添“绿色引擎”;投资10亿元的盐边县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建设项目,将填补西南地区钒电解液制备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空白。
今年上半年,攀枝花已成功引进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个,5-10亿元的项目9个。工业项目占比超80%的结构,为“工业强市”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快速落地,得益于创新机制护航。攀枝花构建了“市级链长亲自挂帅+行业牵头部门主抓+三招三引部门统筹+落地县(区)园区主责+国有平台企业协同+要素审批部门服务”三招三引新机制。“这意味着,攀枝花每个重大项目都配备了‘服务专员’,从洽谈签约到投产达效,全程保驾护航。”市经济合作局负责人介绍。
近日,在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厂房内,首期二阶段9万吨/年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建设正酣。“今年追加5亿元投资,预计年底达产,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公司行政管理部负责人周辉龙信心十足地说。
今年上半年,全市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预计达15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2%;省外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预计11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1%。
招才引智:院士领衔“最强大脑”
人才是发展的引擎。今年4月,刚揭牌的金江实验室迎来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攀枝花钒钛领域首次迎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智力引擎”全速启动。
今年上半年,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走进清华、北大等高校,围绕攀枝花得天独厚的“六度”禀赋、诚意满满的人才新政等,面向高校学子进行推介。4场专场宣介会吸引了1.2万人竞逐1370个岗位。同时,“名校硕博攀枝花行”、“春秋招”、人才夜市等10余项活动,构建起“全时段”引才链条。
求贤若渴的态度,让中科院直博生卢林溪十分感慨,他说:“攀枝花人才政策优厚,干事创业环境开放,对青年人才极具吸引力。”
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攀枝花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市本级统筹100个专项编制,为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对新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213名人才和8家培养单位进行奖励,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就学、人才公寓等“一站式”服务。
如今,攀枝花已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连续4年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印证了城市的强劲吸引力。
招院引所:“科创”赋能产业升级
抢占发展制高点,攀枝花决不停步。
今年3月,全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在攀启动建设。该项目主要采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段东平科研团队主导研发的“多面体钛酸锶聚光量子制氢氧电热一体化技术”。“其商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绿氢制备领域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段东平介绍,项目启动后,团队20余人扎根攀枝花,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市科技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组织高校院所专场对接活动16次,与高校院所共建5个创新平台,谋划建设4个离岸科创实体,与12个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合作,签订9个市校合作协议,征集、推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00余项,推动22个重点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如今,攀枝花正全力以赴打好三招三引“突破战”,将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整合,促进更多项目落地,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