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工期 抢进度 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火热”推进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格里坪枢纽仓储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在为扎钢筋笼做准备。

  火红五月,绽放劳动之花。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到,建设者们正加班加点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拼搏奋进。

  抢抓进度

  确保工期顺利完成

  记者在位于西区河门口高家坪片区的格里坪枢纽仓储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打桩机等大型机械在不停地作业;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标志性工作服,满头大汗,三五个一起相互配合捆扎钢筋笼。现场施工人员何卫东说:“我们正抢抓进度,确保工期顺利完成。”

  “该项目是市级重点项目。”西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何春伟介绍,项目占地面积48.8亩,总投资约1.7亿元,总建筑面积10310平方米。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堆料场、仓储用房、配套服务设施用房、高压配电房、污水处理站、道路、智慧物流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充换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等;二期包括厂房、堆料场、道路等。

  该项目前期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以及立项备案、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已经办理完成,目前正在加快融资进度。项目由攀枝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实施,于2024年11月开展前期场坪土石方工作,计划项目一期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项目现场负责人谢龙说:“项目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而我们的内控计划是今年10月底就要完成全部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土石方开挖和回填的场坪施工,现在正在加紧工期做挡墙的基础。”

  双轮驱动

  探索破解“水困”新路径

  在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的田垄间,一条条银色输水管正沿山势蜿蜒“生长”。作业现场,工人们忙着挖沟、检查管道、焊接……辛勤的劳动场面,共同勾勒出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的创新图景。通过“软制度+硬基建”双轮驱动,这个干热河谷中的传统农区正探索破解“水困”新路径。

  仁和区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项目以跃进水库灌区、迤沙拉灌区为核心,建设配套计量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最终建成灌溉面积达5000余亩、拥有水源到田间配套完善的高标准灌排工程体系的现代化灌区。

  施工方生产经理刘俊辰一边观察施工现场,一边向记者介绍:“迤沙拉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1800余亩,分为5个灌片,建设内容包含13公里多的引水管道、2个提灌泵站,以及配套信息化计量设备等。目前,主管道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的20%左右,蓄水池和提灌增压机房也将于近几天开始动工。”

  今年,我市实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变革不仅发生在硬件层面。

  “改革试点同步建立用水权确权登记、阶梯水价、节水奖励三项制度,按‘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原则分配农业水权,对超额用水部分实行累进加价。试点灌区农业用水效率预计提升40%,年节水可达90万立方米。”仁和区水利局工作人员程勇说,灌区架设完成的供水管道在项目建设完成后,信息化中心将负责灌区的运行管理,通过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人员可实现水权水价全面信息监测和检索、为水利业务管理提供支撑。同时,用户还可以对位于田间的水表阀门等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智能化控制,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 李媛 范森 通讯员 杨茜 徐琛 文/图)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