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春天里”

——一季度全市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9.4%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攀枝花首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储能区内,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

  春潮涌动催人进,项目建设正当时。一季度,我市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推动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9.4个百分点,以项目“进”的加速度,书写高质量发展“稳”的新答卷。

  塔吊巨臂挥舞,机械轰鸣震耳。春日的攀枝花,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

  在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无人运输车往来穿梭,质检仪器的滴答声与生产线的嗡鸣交织成一首“智造交响曲”。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里年产4万吨的磷酸铁锂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块块银灰色正极材料如流水般下线,即将装车发往全球新能源车企。

  “一期二阶段年产8万吨产线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到12万吨,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钟智伟信心十足。项目全部建成后,攀枝花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硬支撑。

  “小巨人”撑起大产业,超级“充电宝”即将点亮绿色未来。4月21日,攀枝花首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控制楼进行最后一块混凝土施工,西南地区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进入投产倒计时。

  “目前,项目建设井然有序,储能区、控制楼、升压区、附属工程等已基本建成,送出线路正加紧施工。我们有信心在5月底具备带电条件。”项目经理李守强说。在他身后的储能区内,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

  这座总投资16亿元的“超级充电宝”,一期工程即将投用,可储存6万度电,相当于为3万户家庭提供一天用电。二期全部建成后,储能规模将达到50万度。“攀枝花资源丰富,我们要把‘水、风、光’变成真金白银。”李守强介绍,储能电站将为攀枝花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问题不过夜,服务到现场”。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是我市创新机制、精准发力的成效。今年以来,我市以“3456”工作法为抓手,推动项目建设全流程提速——

  “三张清单”明责任:建立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及市领导联系项目清单,确保责任到人;

  “四化推进”保节点:按照目标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五步协调”解难题:通过收集、会商、交办、反馈、评价闭环管理,破解项目建设堵点难点;

  “六个一”强保障:每条产业链配套“一份图谱、一个专班、一套政策、一个攻关计划、一个协会、一个项目库”,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管理和督导科科长唐高见介绍,一季度,全市2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34.4%,超时序进度9.4个百分点,红格南矿开发利用首批项目、仁和光电信息产业园、钒钛磁铁矿绿色高效选矿创新技改工程、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等项目加速推进。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以“3456”工作法加快项目建设,落实市委“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工作体系,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资量应投尽投、工作量到点到位、实物量达标达效。

  重点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促转型的“强引擎”。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以项目之“进”筑牢发展之“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张珊珊 文/图)

审核: 周红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