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产业园 上演“人机共舞”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近日,中顺半导体科技全自动化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全球人机协作新历史从这里起笔。
而在距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四川攀枝花光电信息产业园,自动化机器人来来往往,一台台高端智能生产设备高速运转,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近日,记者在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是仁和区不断推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仁和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加快实施设备更新和“智改数转”专项行动,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物质基础。
技术创新促进降本增效
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新”在何处?“工业上楼”模式是一大亮点。
睿恩光电坐落于仁和区四十九商圈的一栋写字楼内,其最大特色在于“上下游”就在“上下楼”,工作人员不出楼即可完成研发、生产及行政办公等工作。在该模式下,睿恩光电的生产线产出效益得以翻倍增长,其研发的新产品正逐步拓展到无人机、相机、执法仪等非手机领域。今年,睿恩光电引进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将430余台智能化设备接入系统,通过5G网络实现生产与管理的实时监控和操作,产能相比去年同期提高300%,产品不良率、人工成本和能耗降低5%以上。
在相距约4公里的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厂房的玻璃幕墙沐浴在阳光下,源源不断的电流从玻璃里“流淌”出来点亮厂房。园区安装光伏发电玻璃面积约7000平方米,装机容量930千峰瓦,预计年发电量123.66万千瓦时。“这些玻璃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有光就能发电的碲化镉玻璃。”人和兴工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部长李卓介绍,该玻璃可发电时长更长,除了屋顶,还可以安装在厂房墙面,发的电可直接用于生产。
建圈强链激活发展动能
从2019年第一颗音圈马达的落地,到招引落地光电信息企业9家、吸纳就业1900余人、建成全省五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发展缘何如此迅猛?究其原因,是当地瞄准以新型显示为主的电子产业,以园区模式释放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产业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结果。
在光电信息产业发展中,仁和区始终坚持资源整合利用、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服务保障、强化平台支撑、科技人才培养“五个注重”。同时,以产业链为“单元”,启动专项规划,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推动“链主”联动产业上下游赋能,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带一片的发展态势,为加速产业聚集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截至目前,仁和区成功引进了睿恩光电、镁森科技、美斯特光电等多家光电信息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LED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PCB线路板等产业类型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未来,仁和区将积极开展“三招三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光电信息产业与企业,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广泛宣传推介,招引更多优质项目,精准服务产业建圈强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吴琦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