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攀枝花医生持续13年入户家访,肿瘤患者表露心声——“你们看的是病,照亮的却是我的心”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入户医生与患者郑大妈(右二)进行交流。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是一位名叫爱德华·特鲁多的医生一生坚持的对待病人的态度,110年前,他长眠在美国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这句话成了他的墓志铭,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前往朝圣。

  虽然没能去拜谒前辈,但这句话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一直是整个医护团队的座右铭。

  13年前,因为一项工作机制的制定和实施,这句话更是被团队进行了结合工作实际的诠释——用医术去拯救、用心灵去抚慰、用长情去守护。

  “2012年早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三午后,仁和区中坝村的半山上,这是我们第一次家访的地方,去看望诊断为喉癌晚期的韩大爷。因为居住偏僻,韩大爷出行很不方便,子女也不在身边,以后的10年,我们每年都要上山去看他几次,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韩大爷过世,我们成了他订立遗嘱的亲历者。一位临终的老人托付这样重要的事,深深触动了我们。”4月16日,是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又一次入户家访的日子,中午1点,在前往西区清香坪攀钢职工生活区看望一位出院患者的路上,科室主任何平向记者回忆起了科室制定家访制度的一段往事。

  “每周三,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点营养品去出院患者家里,了解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用药,顺带聊聊家常,全面掌握患者精神、生活和生存状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贴近患者内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是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家访制度》的主要内容,看似简单的事,却是医者仁心的大迸发,全科室29名医护人员从2012年开始连续13年轮流看望出院患者600余人次,足迹遍及攀枝花各县(区),以及凉山州德昌、会理、会东和云南省华坪、永仁等地。

  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

  随着《家访制度》的推行,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们一次又一次暖心的上门问候、护理、更换引流袋……感动了每一个患者及家属。该科室以此为基础,广泛开展肿瘤防治宣传、社会公益讲座、拍摄了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生命的烛光》,让“肿瘤可防、可治、并不可怕”的医学知识深入人心。

  “你们看的是病,照亮的却是我的心!”4月16日13点30分,在清香坪攀钢职工生活区,出院患者郑大妈激动地对3位从攀钢集团总医院赶来家访的医生说,这句话也代表了每一位患者的心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波 车东洪 文/图)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