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贯彻落实〈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6-12-09     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 索 引 号 :008320033/2016-00042
  • 发布机构: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16-12-09
  • 发布日期:2016-12-09
  • 文  号:攀办发〔2016〕70号
  • 有 效 性 :1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攀枝花市贯彻落实〈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9日

  攀枝花市贯彻落实《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6〕62号)精神和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涵盖范围为攀枝花市全境,实施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目标

  (一)到2020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以上,确保达到130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新兴增长极。

  (二)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目标,到2019年,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深入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省五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到“十三五”末期,新兴产业迅速壮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保持全省前列水平。

  (四)基本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网络,要素保障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地位凸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地位更加牢固。

  二、发展重点

  (一)落实五大战略定位。

  1.以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为特色的新兴增长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以钒钛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以早市蔬菜、亚热带水果、花卉和中药材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及阳光康养旅游业,培育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牧局、市旅游局

  2.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整合科研力量,加强钒钛等产业技术攻关,发展资源深加工应用,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3.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金沙、银江水电站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清洁能源并网服务,做好就地消纳利用和集中送出通道建设,将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扶贫移民局、县(区)政府

  4.四川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依托区域内立体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建成全省特色农业率先发展区、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林业局

  5.全国知名阳光康养旅游度假胜地。充分发挥攀枝花阳光气候、温泉养生、体育运动、花卉果蔬、生态山川等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冬季阳光度假”主题,不断创新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全国知名的阳光康养旅游度假胜地。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

  (二)加快推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1.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以钒钛等战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科技攻关为重点,创新发展钒钛产业。围绕国防军工、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大领域和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新需求,突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含钒钛特种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提高钒钛产品附加值和钒钛产业竞争力,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钒产业重点发展钒精细化工、钒功能材料、钒催化剂、钒中间合金等产品,积极开发钒电池及含钒电池材料、钒基储氢合金、氧化钒薄膜材料及钒铝合金等新型高端材料。稳步提高冶金用钒规模水平,研究开发钒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产品。钛产业重点发展高档钛白、专用钛白、海绵钛、金属钛、脱硝催化剂载体、SCR脱硝催化剂等,大力开发航空航天、 海洋工程及船舶制造系列钛合金材料等高端产品,积极开发医疗器械及体育用品钛制品。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县(区)政府

  2.加快石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石墨产业园建设,促进高纯石墨、柔性石墨、膨胀石墨等石墨深加工产业发展。建设石墨材料及加工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勘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石墨产业体系。加强石墨烯科技攻关,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不断培育发展石墨烯材料产业,推动石墨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照明、生物医用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3.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在确保生态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对表外矿、风化矿、极贫矿进行科学开发利用,提高尾矿回收利用率。提高铬、钴、镍等钒钛磁铁矿伴生金属的分离、提取及深加工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引导矿产资源开发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企业、废弃物产生及利用企业关联布局,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综合利用协作互动的循环利用生产体系。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县(区)政府

  4.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特色园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着力加快国家级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园区。提高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产业园区技术研发、产品检验检测、线上线下营销、现代仓储和物流配送、创新创业孵化器、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钒钛高新区管委会、县(区)政府

  5.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抓住全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夯实创新创业载体,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牵头单位: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区)政府

  (三)强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1.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序推进移民扶贫搬迁,按照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有序引导高山地区贫困人口向中心城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大力实施教育扶贫,重点关注贫困地区适龄学生教育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助学政策,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职业培训或学历教育,大力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着力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继续实施定向帮扶扶贫,坚持重点帮扶和联系帮扶相结合,对有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实施重点帮扶,做到责任到人。

  牵头单位:市扶贫移民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县(区)政府

  2.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民族地区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继续推进“8+8”对口援边工作,筑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

  牵头单位:市民族宗教委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扶贫移民局、县(区)政府

  3.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增加财政专项脱贫资金规模。构建扶贫多元投入机制,改进资金管理方式,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收和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建立“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管理机制,实施“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建立扶贫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行严格的考核与问责制度。

  牵头单位:市扶贫移民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目标督查办、县(区)政府

  (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加快发展阳光康养产业。运用“康养+产业”模式,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业,打造攀西阳光康养产业带,着力创建国家级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围绕阳光康养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康养服务业综合改革。以阳光康养产业为龙头,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体育运动、医疗服务等配套产业,推动阳光康养产业与森林康养、生态农业、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影视演艺、商业地产、科技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康养产业集群,构建“1+5+N”的康养产业体系。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县(区)政府

  2.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丝绸之路旅游圈,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着力将盐边红格温泉、阿署达景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等景区打造成为区域特色旅游中心。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阳光生态旅游、三线城市旅游,打造多层次、多种类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加快民俗产品、餐饮住宿、康养服务、旅游商品等配套产业发展。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3.提升发展商贸物流业。巩固提升攀枝花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大力支持县级商贸业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实现公铁物流通道的无缝衔接;加快金江、总发、密地等物流节点建设,积极推进矿产品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牵头单位:市商务和粮食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特色水果种植结构,推广特色水果种植技术,加大晚熟芒果、冬春枇杷、软籽石榴、甜橙、冬草莓等特色水果的种植力度,提高特色水果规模化种植水平。稳定粮油种植面积,打造早市蔬菜种植带,科学发展林下块菌和中药材种植。大力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良种化进程,努力实现养殖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智能化。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林业局、攀枝花检验检疫局、县(区)政府

  5.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并举,加快机械制造、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产业支撑。加快发展钒钛特色机械产业,大力发展钒钛资源开采机械、钒钛金属制品加工机械、含钒钛机械和特种铸锻件,不断提高汽车制动鼓、汽车板簧、履带板、挖掘机铲齿、高强度合金钢磁性衬板、钒钛耐磨铸件、飞轮及钢球等特色零部件产品市场竞争力。稳步扩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加快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电池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优化发展钢铁产业,控制钢铁产业规模、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钢铁产业创新能力。实施精品钢发展战略,大力开发含钒钛合金钢系列品种,重点发展钒钛低微合金钢,加快研发生产硅钢、轴承钢、齿轮钢、铁道用钢、汽车用钢、管线用钢、海工用钢、核电用钢以及高强度建筑用钢等钒钛特色钢材和高端钢材。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钒钛高新区管委会、县(区)政府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构建长江上游区域重要生态屏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干旱半干旱土地、石漠化土地和工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扩大森林面积。加强工矿区生态监管及修复,建立矿区生态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依据资源开发生态修复成本,合理确定生态恢复保证金。

  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安全监管局、县(区)政府

  2.加强环境治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饮用水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推进重点小流域污染整治。加强以金沙江和安宁河为重点的流域联防联控,实施工业水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中心城区和新建城区雨污分流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活污水收集能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4%。加强农村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农业污染源减排。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废气污染源综合整治;加大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市、县中心城区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在人口集中的重点城镇加快建设垃圾收运系统。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尾矿、煤矸石、冶炼废物、炉渣、生活生产垃圾等固体废物,减少最终排放量。

  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局、县(区)政府

  3.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合理规划中心城区、园区、集镇用地规模,对山、河、湖、湿地、公园、森林等实行永久性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中水利用设施建设,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对钒钛磁铁矿等优势矿产实行规模化、保护性开发,对煤等特定矿产开发进行约束性调控,积极推动低品位难选冶矿产的开发和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在线处理循环利用固废、废酸、废水、余能,实现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原料、产品、排放物合理循环。建立节能环保创新服务平台,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县(区)政府

  (六)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1.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和合作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依托出川大通道建设,畅通南向,加强通过广西北部湾、云南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区域的合作;加快推进沿金沙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连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放通道,改善对外开放区位条件。规划建设开放合作创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对外经贸合作园区,依托全省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旅博会等展会,打造对外合作平台。紧跟国家内陆、沿江、沿边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结合,提高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化开放度,加快建成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对接东盟的重要口岸。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外事侨务办、县(区)政府

  2.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培育壮大外贸主体,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以钒钛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传统产品出口优势。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加快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把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以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推进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牵头单位:市商务和粮食局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攀枝花检验检疫局、攀枝花海关、县(区)政府

  3.加强区域合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力度;以成昆铁路、京昆高速等交通大通道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合作。积极构建川滇黔区域合作机制,助力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打造畅通云贵、纵贯川滇的经济走廊。加大与六盘水地区合作力度,推进战略资源互补开发。积极融入云南桥头堡建设,加强与昆明地区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区域合作办)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粮食局、市投资促进局、县(区)政府

  (七)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铁路建设。加快对外铁路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做好攀枝花至昭通铁路前期工作,适时启动攀枝花至大理铁路。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铁建办)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2.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公路大通道建设,抓好攀枝花至盐源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重点推进攀枝花至大理、G4216线攀枝花至宁南段等高速公路建设。结合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提升普通公路水平,加强区域内出境公路、断头路建设,加快建设相邻县区、重点旅游景区、重要资源聚焦区和产业园区的公路通道。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3.加快航运资源开发。以金沙江航道为依托,加快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有序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启动攀枝花港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4.加强机场建设。提升攀枝花保安营机场的保障功能,积极拓展航线。加强机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客货运输能力。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机场集团

  5.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攀枝花观音岩引水、米易马鞍山水库、西区梅子箐水库工程,积极推进米易老街子水库等前期工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已成灌区渠系配套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和“五小水利”工程。加快雅砻江、安宁河干支流防洪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防汛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提高综合防洪减灾能力。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6.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加快推进城镇配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促进以分布式能源为主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强燃气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实施“缅气入攀”工程,鼓励天然气入企入户。提升成品油运输能力,提高成品油保障水平。加强以铁路为重点的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提高煤炭输送能力。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7.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发展,依托“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全光网城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产业为发展载体,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换代升级。支持农村地区宽带建设,实现光纤宽带村村通,推进4G信号全域覆盖。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建设,实施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新媒体建设,积极推进“高清攀枝花”“智慧广电”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建设,推进电视“户户通”和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全面减免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三个民族待遇县在园幼儿保教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免除保教费,对东区、西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减免保教费。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集中优势资源,深入推进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求。鼓励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在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免学费和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再给予生活补助。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实施中高职衔接推进计划,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优化发展高等教育,深入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教研资源共享。重点支持区域内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型学科体系建设,引进学科专业研究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运用转化率。

  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优化以医联体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控制三级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大力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办医,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加强疾病防控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智慧医疗体系,加快推进攀枝花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三大数据库的整合,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协同。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抓手,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医院内信息系统融合贯通。积极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和应用,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加强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推动远程会诊、远程诊断、预约诊疗等惠民服务,实现群众就医精准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建立高效、便捷、快速、精准的医疗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高层次和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改善卫生人才区域与城乡分布,为健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人才基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牵头单位:市卫生计生委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3.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普及力度,倡导全民阅读,全面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水平。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新建或改扩建,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固定电影放映点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文化”,构建全域覆盖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努力开发“三线”工业文化价值,打造现代工业文明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三线”文化观光走廊。保护传承民族和地区特色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及“三线”工业遗产资源调查和实物征集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积极创建“攀西三线创业文化”等非遗保护示范基地。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

  4.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劳务输出,组织农民工品牌培训。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进一步强化创业公共服务,支持农民工、企业家返乡创业。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做好城乡疾病应急救助,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适时调整养老、失业、低保、医保、优抚、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标准,加强各类保险信息整合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保险的有序转接。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区)政府

  (九)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推动攀西城镇群协调发展。实施攀凉错位发展,形成“双核两带”的城镇化格局。安宁河谷—攀枝花城镇发展带,包括米易、盐边、攀枝花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清洁能源、钒钛、特色农业、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科技服务等产业。金沙江沿江城镇发展带,包括攀枝花市中心城区、盐边,重点发展钒钛、矿业、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特色农业、商贸物流、旅游、科技服务等产业。强化空间开发管制,限制安宁河谷平原污染产业聚集。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提高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建设。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市旅游局、市防震减灾局、钒钛高新区管委会、花城新区管委会、县(区)政府

  2.提升中心城镇功能。科学定位攀枝花核心城市功能,积极拓展城市外部空间,优化功能分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钒钛、装备制造等产业,巩固“中国钒钛之都”地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阳光花城”。壮大重点城镇,加强米易、盐边等重点城镇供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污分流管网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实施旧城改造,合理提高容积率和人口密度,高效集约使用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引导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人口落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居住和创业,就近转为城镇居民。推行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转移人口身份改变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城市管理局、花城新区管委会、县(区)政府

  3.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加快彝家新寨建设,提升农村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建设一批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委

  责任单位:市民族宗教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牧局、市旅游局、县(区)政府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并深化攀枝花市与凉山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级有关部门和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切实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并落实规划明确的政策和项目。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

  责任单位:市级部门、县(区)政府

  (二)加强规划衔接。在《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各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规划,及时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规划等相衔接,落实“多规合一”,形成规划合力。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级部门、县(区)政府

  (三)完善项目储备。围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十三五”规划项目储备库。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库,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本部门各项专业项目库,县区(园区)建立本级综合项目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储备机制。加强项目信息互联互享,推进项目库动态调整和计划滚动管理,提高项目库利用水平。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级部门、县(区)政府

  (四)狠抓项目招商。对纳入储备库的项目,逐一落实牵头责任单位,明确重要节点任务,切实加快项目前期评估报告和招商方案研究,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招商工作。进一步做好签约项目投资人跟踪服务,指导项目前期要件办理,缩短前期工作周期,推动规划项目及时落地开工建设。

  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责任单位:市级部门、县(区)政府

  (五)落实工作督查。市目标督查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定期或不定期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牵头单位:市目标督查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刘光明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