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攀枝花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 索 引 号 :008320033/2024-00162
- 发布机构: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24-06-28
- 发布日期:2024-06-28
- 文 号:攀府发〔2024〕10号
- 有 效 性 : 有效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攀枝花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的通知
攀府发〔2024〕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钒钛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攀枝花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目 录
一、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
二、支撑骨干流通走廊建设
(一)建设思路
(二)功能定位
(三)发挥作用
(四)功能拓展
三、优化商品及资源要素流通环境
(一)提升商事服务水平
(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四、强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一)建设攀枝花高标准商品市场
(二)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三)构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生态
(四)促进内外贸流通一体化发展
五、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一)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二)提升冷链物流能力
(三)完善区域物流设施体系
(四)培育充满活力现代物流企业
(五)加强高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一)构建多层级铁路运输体系
(二)优化内联外通公路网
(三)有序发展金沙江黄金航道水运
(四)提升航空发展能级
(五)推动重要交通枢纽提能升级
(六)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化发展
(七)促进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
七、拓展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
(一)加强金融供需对接
(二)发挥金融机构作用
八、加强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一)探索建立区域钒钛钢铁企业信用互认制度
(二)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三)探索“信用+监管”新模式
(四)扎实开展失信治理与信用修复
九、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加大政策和人才支持
(三)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附件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22〕78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全方位服务国家发展需要,保障国家矿产品供应链安全,支撑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四次、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构建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为主线,以钒钛钢铁、特色农产品等主导产业为抓手,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引领打造区域性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现代流通治理水平,提高流通效率,形成高效便捷、融合联动、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为构建钒钛钢铁供给新格局,维护国家战略资源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
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统筹谋划布局,全方位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全方位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全方位夯实流通发展基础。
1.国家所需,城市所长。充分发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供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实现服务全局与自身发展有机统一,保障国家钒钛资源与产业安全。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谋划流通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构建、技术装备升级、业态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商贸和物流与区域、产业、消费协同布局,构建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流通服务体系,实现流通网络高效联通。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合理制定近期、中远期建设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重点项目的建设。
3.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切实发挥现代流通体系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纽带和通道作用,提高物流要素配置效益。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引导作用,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流通市场。
4.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推动钒钛钢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链、创新链融合联动,建设西部矿产品(钒钛钢铁)骨干流通走廊,集聚优质资源要素,构建钒钛钢铁产业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产业协作机制,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助力钒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立足服务钒钛钢铁等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围绕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以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依托,积极推动全国钒钛钢铁交易市场建设,将攀枝花市打造成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保供基地、川西南及滇西北战略性物流枢纽以及国家钒钛钢铁产业组织中心,支撑攀枝花建设成为流通高效、内畅外联、发展有序的功能型战略流通支点城市。
——战略资源保供能力显著提高。进一步推动钒钛钢铁产业强链补链,实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采选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钒钛钢铁产品产量3500万吨/年,基本构建钒钛钢铁供给新格局。
——现代流通网络内畅外联。铁路、公路、货运场站、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流通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建成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形成高效便捷大宗物资多式联运体系,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物流节点体系基本完善,基本形成与3500万吨钒钛钢铁采供销相匹配的物流网络,攀枝花物流枢纽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稳步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物流成本逐步降低。通过走廊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路桥走廊等国内物流大通道联动能力明显增强,依托中老班列、中欧班列的国际物流水平显著提升。
——现代流通市场有序高效。搭建钒钛钢铁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西部钒钛钢铁供应链枢纽基本形成,初步形成全国性钒钛钢铁交易市场,原材料、产品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流通物联网加快发展,流通业态创新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供应链做大做强,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显著成效。
——现代流通企业做优做强。引进培育1—2家5A级物流企业、1—2家现代供应链示范创新企业,促进商贸物流融合,深度嵌入钒钛钢铁生产各环节,打造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
2.阶段目标。至2025年,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区域钒钛钢铁交易中心和现代供应链中心,有效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西部矿产品(钒钛钢铁)骨干流通走廊初步构建。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75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降低1%—2%,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带动就业人数增长1万人,带动进出口额增长4%。
展望2035年,建设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与区域发展高效协同、国内国际一体联动的现代化流通体系,现代流通智慧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公铁水等干线物流组织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化供应链组织在支撑区域物流及产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充分彰显。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1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降低2%,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带动就业人数增长2.5万人,带动进出口额增长6%。
攀枝花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目标一览表
类别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性质
|
2023年
|
2025年
|
2035年
|
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
1
|
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占比
|
%
|
预期性
|
22.6
|
25
|
30
|
2
|
钒钛钢铁大宗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预期性
|
3073
|
5000
|
8000
|
|
构建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
|
3
|
社会物流总额
|
亿元
|
预期性
|
—
|
2750
|
3100
|
4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
|
%
|
预期性
|
—
|
降低1—2
|
降低2
|
|
5
|
中老班列开行(攀枝花)
|
列
|
预期性
|
11
|
25
|
60
|
|
6
|
对外主要通道数量
|
条
|
预期性
|
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