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脱贫套餐 大龙潭乡干坝子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0-03-09 来源:仁和区人民政府网站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姜波,仁和区大龙潭乡干坝子村的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一边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凭借专业知识帮助干坝子村壮大烤烟这个主导产业,一边积极谋划,引入其他优势产业,让当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2月28日,在大龙潭乡干坝子村干坝子组,姜波正忙着和驻村队员一起查看烤烟的育苗情况。大龙潭乡干坝子村是目前仁和区最大的烤烟种植村,从2014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烤烟,2019年种植烤烟的农户户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20亩,每户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这里便有了烤烟“万担村、百亩户”的美誉。
面对日渐成熟又相对稳定的烤烟产业,姜波的脱贫产业计划并没有就此打住,他认为应该多元化发展其他农业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但干坝子村的水源稀缺,气候干旱,并不适合种植需要大量水源为依托的鲜市蔬果。再发展什么产业比较好呢?村里致富带头人刘相光的“致富经”让这位第一书记有了新的打算。
原来,村民刘相光早年在重庆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重庆江津区的先锋镇与家乡干坝子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非常相近,而先锋镇依托花椒产业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万多。仔细了解了当地的花椒产业发展情况后,刘相光心动了,他辞去工作,在当地学习花椒种植技术。2015年,回到干坝子村后,刘相光开始试种花椒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有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他便主动找到姜波提起了让全村一起发展花椒产业的想法。
两人多次沟通后,姜波发现花椒主要是十月底种植,次年的三四月挂果,与烤烟的育苗到收成的时间刚好处于不同时段。有了计划,姜波便向乡上提出想要引进花椒产业的想法,得到支持后,他还为村里争取到每亩300元的滴灌补助。
目前,干坝子村已经种植1400余亩青花椒,为了解决花椒成熟后的销售问题,姜波还和刘相光一起引入了一家青花椒深加工企业,为村民种植青花椒提供加工、保值服务,把花椒产业做大、做深。
贫困村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并致富奔小康,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绕不过的一大难题。如今,在干坝子村的规划图里,姜波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那就是搞好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让一三产互动成为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