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ERNMENT AFFAIR

投资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服务 > 招商引资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5-1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当前,长三角地区要素成本上升,资源成本、生态环境等“瓶颈制约”加大。而安徽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内需市场十分广阔,是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天然“战略后方”与“扩张平台”。随着安徽加入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已基本形成了区域互动发展新格局,正在成为我国区域间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和实现差别化发展的成功范例。

1.加快转型是长三角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长三角地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刻不容缓,推进相关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实现区域有效分工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上海市作为资源约束十分突出的特大型城市,实现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是当前面临的两大压力,也是当前两项主要工作。“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着力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实现“十二五”目标,上海市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规划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相关产业和企业“走出去”,政府则重点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如上海市专门设立国内合作交流专项资金,由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管理,主要资助本市企业在由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实施的产业转移等项目。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江苏省一方面也在推进产业向外省转移,一方面围绕“着力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崛起、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目标,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苏南地区着力于提升产业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苏中地区依托沿江开发开放,生产要素加速集聚,迅速发展优势产业;苏北地区积极实施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四项转移,并由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采取转移项目、吸引劳动力就业、培训干部、挂钩帮扶、南北共建开发区等多种形式,推动苏北工业化的进程。 
   浙江省也面临着土地匮乏、节能减排压力大、劳务成本为主的经营成本上升等资源制约问题。面临新形势,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将以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产品价值链层次为核心,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的新跨越。围绕这一目标,浙江省在继续支持和鼓励浙江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同时,进一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制定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府资金扶助力度,支持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制造业转移。

2.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专题合作

   长三角各省市积极响应,努力推进产业转移专题合作。继安徽省率先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合作交流办)牵头的产业转移专题组后,浙江省政府也正式批准建立了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合作交流办共同牵头,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16个相关部门和杭州、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的长三角产业转移专题组,初步形成了工作机制。上海市、江苏省分别成立了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部门参与的产业转移专题组。 
   由安徽省牵头研究提出的产业转移组重点工作安排,得到了长三角有关省市的充分肯定。针对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当前两大重点工作,上海市正在以规划为指导,政府在政策层面予以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并着手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浙江省政府合作交流办牵头拟订了《关于加强浙皖合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征求意见稿)》,围绕“为中部地区发展服务、为安徽省转型升级服务”的“两个服务”主线,启动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园区共建专题研究,包括如何组织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研究制定相关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共建园区选址、形式以及利益共享机制等问题。

3.努力探索园区共建等有效模式

   近年来,长三角开发区围绕“转型发展”和拓展空间,加大品牌园区输出力度,推进园区共建与联动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范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始进入了以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为综合平台的新阶段,也为安徽省利用园区共建等有效模式,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借鉴。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起步早,由开发公司自主,借力各方支持,坚持品牌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双向互动,取得了开发区自身扩张发展和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全国的良好实效。合作形式主要有:1、紧密合作共建型。是指与外省市开发区共同投资合作共建,如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2、项目合作共建型。重点是推动区内若干企业、产业转移到内地省份;3、交流合作共建型。是指与外省市开发区结为友好园区,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与江苏盐城、我省合肥经开区、郑州高新区等国内17个开发区结为友好园区。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开发面积只有5.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了43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和销售基地。经过十年快速发展后,园区发展面临着资源制约。首先是土地制约。今年园区工业用地只有700亩,每亩报价80万元以上;其次是环境制约,产业入园门环评门槛高,节能减排压力大;再次是成本制约,如普通工人年工资在3万元以上。为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经编产业,园区决定突破行政区域范围,实行跨区域发展。经过多方考察论证,选择在我省郎溪县合作建设“郎溪(中国)经编产业园”,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积极探索,安徽省联合长三角地区共建园区及“飞地经济”开展地有声有色。滁州、宣城等地通过“园中园”、“托管园”、“共建园”等有效合作方式,为创新承接新途径、推进示范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2010年11月,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国家高新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宝钢集团等30多家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在安徽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通过园区这一重要载体,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盘活安徽省土地存量优势,加强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合理分工布局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 

4.关于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几点建议

  目前中西部地区都在加大引资力度,沿海苏浙等地区也在注重产业内部转移,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很大挑战。虽然我们前期工作有了良好起步,但仍存在引进的实体经济比重不高、合作共建园区的知名度不够大、对安徽省具有长期牵动性的大项目不够多,以及项目用地供需紧张、资质互认影响发展等问题和困难。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尚需开拓思路、稳步落实,争取尽快建立统一、长效的制度环境,消除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行政壁垒,强化对外宣传、提升内部环境,做到承接产业转移由局部性合作向全方位对接深化、由阶段性合作向制度性对接深化。 
   一是依托专题合作平台,深化与沪苏浙产业合作。充分利用长三角产业转移专题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联络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协调解决区域产业转移的重大问题,推进重大产业合作事项。认真落实《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分工合理、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利用示范区载体,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权,积极探索“飞地”建设、园区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多种合作模式,按照“政府搭台、园区支撑、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的原则,切实推进与沿海地区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加强省内开发区与沿海地区开发区的对接,利用沿海开发区的品牌优势和管理经验,提升省内开发区运作和发展水平。 
  三是完善支持政策,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制定吸引产业有序转移的税收返还、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加大财政及社会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增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制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重点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产权交易、专业市场、检测认证、会展服务、品牌策划、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全省尽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降低工业流通成本。 
   四是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拓展新兴产业合作空间。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的安徽省,同样也有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土地等要素紧缺、环保压力增大等现象也日显突出。在切实做好“招商选资”、“筑巢引凤”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及时“腾笼换鸟”。要在详细调研基础上,加快建立科学统一的落后生产能力界定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市场补偿机制,加快淘汰和转移一批落后的“双高一资”型产能,为科学承接新兴产业拓展空间。 
  五是实行分类考核办法,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分类指导原则,进一步强化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目标考核。省合作交流部门负责分解有关工作任务,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探索建立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激励机制,参照推进“861”行动计划做法设立“安徽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每年由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主流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宣传。 
   总之,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安徽省面临着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这一转移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应紧抓这一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争取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促进两地互动双赢发展,积极呼应与服务长三角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在中西部率先崛起,携手为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