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专题首页   会议动态   会议日程   领导活动   代表之声   会议剪影   各方评议   文件资料
各方评议    
在转型升级中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6-09-22    选择阅读字体:【 】    阅读次数:
 

  □本报记者 晏洁

  站在“十三五”规划开局的时间节点上,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点燃了攀枝花转型升级的引擎:2019年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引擎已点燃,如何踩足“油门”前行?采访中,党代表们给出答案: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挺起腰、咬紧牙,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城市转型,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当下,尽管从数量上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高,但意义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

  对此,来自农牧部门的邱小平代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认为,攀枝花农业要咬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做好“示范”和“夯实”两篇文章。具体来说就是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为攀枝花“四个加快建设”夯实物产基础。示范引领方面,要牢牢把握“扩面提质转方式、巩固提升抓亮点”的主线,建立和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实施主体培育、品牌打造、标准示范和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将攀枝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夯实基础则要重点围绕打造“中国康养胜地”,做大产业基地、做长产业链条、做实农康融合,巩固提升现有优势产业,抓好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生产。强化粮经复合、种养循环和产业互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集成创新示范农庄,推广台湾精致农业创新模式,坚持精品定位,打造中高端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推动攀枝花现代特色农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特色农业支撑康养产业、特色新村成为康养基地”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中国康养胜地夯实康养物产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是攀枝花的“母亲产业”。李大东代表和马朝辉代表都来自企业,两人十分看好攀枝花工业发展前景,希望依靠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打造一批像攀钢重轨这样既有“颜值”,更有品质,在国内国际市场都顶呱呱的拳头产品。

  来自工业部门的苏波代表认为,工业升级要以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为统揽,强化创新驱动,围绕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科技孵化器、产业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专项平台建设,用科技“沃土”培育企业“森林”。他以米易县工业企业“起步晚、个头大、发展好”为例,阐述了大项目支撑的重要性,并建议整合力量,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依靠项目建设“大力度”赢得发展“加速度”。此外,他还建议,狠抓园区建设,扎实推动钒钛国家高新区及五个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加强配套协作,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式链条式发展,不断优化“两片区六园区”工业布局,加快构建“六基地两中心”。

  攀枝花健康养老、旅游文化以及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从无到有,在全市经济中占比提高到25%,并正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

  许志军代表已在攀枝花生活了40年,是攀枝花环境变迁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认为,攀枝花康养产业潜力大,建议围绕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和建设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着眼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目标,完善康养产业规划,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抢占行业话语权。持续引进国际先进康养模式,不断延伸康养产业链,探索康养产业“攀枝花模式”,加快建成高品质的“运动蔬果养身基地、生态美景养心基地、阳光医疗养老基地”。深入拓展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全力打响“中国康养胜地”品牌。

  来自卫生战线的颜昌福代表建议,大力发展“康养+”,推进医疗保健、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等服务业与康养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大康养”发展格局。深化校政企合作,加快建成高水平的康养学院,梯级培养康养专业人才。抓好重大项目,完善康养基地、康养机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