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这五年(二)】督推“五创联动”提升城市形象 争取“立法权”推进依法治市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06  阅读次数:

    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已是我市成功打响的一张新名片,这张名片背后,是我市积极主动的转型升级,在这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从提升城市形象和推进依法治市两方面着力,督推“五创联动”、争取地方立法权、监督“两院”工作等,加快我市转型升级步伐。

 

攻坚难点,促进“五创”相关重点项目完成

 

 

 在盐边县渔门镇污水处理厂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预计今年3月底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该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全渔门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重任,是我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点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阻碍重重,还曾差点停工。

 该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是渔门镇开发建设时期居民的临时安置点,征地拆迁困难,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情况后,于2016年5月5日,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五创联动”总牵头人谢道全率队前往调研,并召开现场工作推进会,针对安置拆迁在内的多个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促使项目范围的38户、147人于2016年5月中旬全部搬迁撤离,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根据规划,该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日处理量将达到2000吨,覆盖整个渔门镇,防止该镇生活污水流入二滩库区,不仅将改善渔门镇的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助力我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更是切合老百姓的心声,遂了民愿。

 自2012年我市启动“五创联动”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将“五创联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深入开展环保世纪行宣传、紧扣督查重点精选年度监督议题,紧盯督查创建项目实施、创建难点攻坚、创建指标提升等,促进与“五创”相关的171个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验收标准,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初审验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通行证”。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一边强力督推“五创联动”,提升我市城市形象,一边致力于我市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治市。

 

 

因地制宜抓好地方立法

 

 

 岁末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编制未来5年的立法规划草案和2017年立法计划草案,这是他们首次编制立法计划的草案,这主要得益于2015年底,我市取得的地方立法权。自2015年3月,新《立法法》中明确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在为此做足准备,积极申报,终于在2015年12月,经省人大批准,我市成为全省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城市。

 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家介绍,获得立法权标志着我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开展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它将有利于依法治市工作全面深入推进,有利于为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提供法制保障。
 
 取得地方立法权只是开始,如何立好符合我市实际的法律法规才是关键。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参考,2016年10月,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攀枝花市地方立法条例》正式公布施行,为我市立法工作确定了规范标准。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聘任了法学专家、城乡建设与管理专家、环境保护专家等多领域专家共32人,组建了地方立法专家库,为地方立法提供咨询,加强我市地方立法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科科长孙华告诉记者,聘请立法专家是为了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改进和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发挥其智力优势。

 除了因地制宜抓好地方立法,市人大常委会还对“两院”工作进行督查,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档案法等 15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并加大宪法宣传教育,通过对“六五”普法决议实施情况的总结,作出了“七五”普法决议,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措并举,加快了我市依法治市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