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09-26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自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以来,全国相关行业都在积极行动中。

  一方面,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远低于欧美国家50年至70年的时间,减排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百万亿元级别投资也带来无限想象空间。据中金研究院经济学家周子彭介绍,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大约需要14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其中,前10年年化投资需求为2.2万亿元,后30年年化投资需求为3.9万亿元。

  当前,低碳转型已不再是口号。如何在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

  寻找“双碳”好项目

  “相比起市场上的流动性,我们目前更缺的是好项目。”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明社在谈及“双碳”目标下机遇时表示。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叶燕斐表示:“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寻找绿色资产成为金融机构工作难点。”他建议,金融机构需在“减污”“降碳”“增绿”和“防灾”四个方面寻求机会。

  “金融在支持重大工程项目时,一定要关注生物多样性,避免踩到生态红线。同时,部分生物多样性或可通过商业化方式解决。”叶燕斐表示,比如,通过支持企业投资种子资源,既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能实现商业价值。

  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翟永平表示, 亚洲开发银行主要从三个维度对低碳项目进行评估:一是看技术,即项目应用的低碳技术是否成熟;二是技术应用场景,即项目是否具有发展潜力,融资是否能够产生合理的投资回报;三是看做项目的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资质,社会责任履行如何。“当然,三个维度下还有很多具体的子指标。”他表示,通过层层筛选下来,优质项目也是相对稀缺的。

  周子彭则认为,未来几十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可能会对全球投资带来很大影响,而且投资机会一直会变动。当前,新能源、电气设备等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会,未来,这些行业企业在融资方面也会有所受益。

  需要多层次差异化政策和金融支持

  撬动百万亿元绿色投资,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在引导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中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3.9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7.5%。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万亿元和2.5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同时,我国绿色债券规模不断扩容,发行规模排名世界前列。

  周子彭表示,我国绿色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绿色金融融资结构有待优化。“根据上市企业的融资结构,绿色融资中股权融资的合理比例应为30%左右,债券融资的合理比例应为10%左右。目前,我国绿色直接融资发展还不够充分,存在部分绿色投资需求错配或者被抑制的问题。”周子彭表示。

  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认为,根据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以及技术本身不同的特性,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和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项目,判断项目的发展前景和适配的金融支持方式。”傅莎认为,在推动完成“双碳”目标时,要从系统性变革角度来找到适配的方式。例如,看待产业发展时,要从整个项目存续期考虑其收益和潜在风险;而对于项目技术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要进行合理评估。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资产现状进行梳理,各地应找到各自差异化的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