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给自己发微信的人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0-06-1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记全省一线优秀扶贫干部、盐边县格萨拉乡党委书记刘志强

6月14日,刘志强(左)与大湾村村民苏伍力商讨山重楼种植。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哥,你忙完了没?”6月13日晚9点,广东省清远市郊区一家企业的职工宿舍里,25岁的刘你补准时拨通了家乡盐边县格萨拉乡党委书记刘志强的电话。这是他们在微信里约定的通话时间。

  电话这头,浑身湿透的刘志强刚刚回到寝室。当天,格萨拉乡出现持续降雨,他带着乡上工作组前往古德、大坪子、后元几个村的3个地质灾害点、6处山洪危险区域现场踏勘,与村组干部商量整改及避灾避险办法,跑了整整一天。

  尽管疲惫不堪,刘志强依然认真记下了上村村外出务工的村民刘你补在电话里委托的事情——给在西昌上学的妹妹买学习资料、给残疾多病的母亲买药、把2000元微信转账提现交给父亲刘体日家用。

  放下电话,刘志强快速在手机上编了一个简短的信息,发给了“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其实是刘志强自己的微信名。自从4年前到格萨拉乡担任乡长开始,他就把每天给自己发微信当作工作方法之一。因为全乡6个脱贫村、894户脱贫户、143户边缘户所涉及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民生民情以及“一超六有”等各个方面的事情太多,他怕忘记,就把具体的、急需办的、重要的工作时间表保存在微信里,随时翻阅,并坚持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逐一誊录在笔记本上。

  “一般情况下,我给自己发送的微信都不会超过10个字,仅仅记个时间、地名或人名、事由就可以了,自己能看懂就行。”刘志强说。

  乡上、村里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刘志强的这个工作方法,只要是他发送到自己微信里的事情,都是不讲任何条件必须落实的工作。

  6月14日上午,在大湾村山重楼种植专业户苏伍力的种植基地里,乡上的驾驶员史乌合告诉记者,自从刘志强担任乡党委书记后,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无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坝、集贸市场、山间小路还是办公室里,对于找他说事情的群众,刘志强总是笑脸相迎。

  打小看着刘志强长大的苏伍力说:“他是格萨拉的娃,他对这里有感情,就该带着乡亲走上致富路。”当天,看着苏伍力和儿子苏尔哈培育出了10多万株山重楼的苗子,刘志强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批苗子正好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让今年没有出去务工的脱贫户种上,过几年家家都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不过,好脾气的刘志强也有发火的时候。6月4日,在乡会议室里,刘志强当着30多名乡干部、包村工作组队员的面放出狠话:“乡干部不想在格萨拉乡干的,可以申请调离,我马上签字;村干部不想当的,可以写辞职报告,我也马上签字。”

  “今年,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时刻,市、县交叉检查反馈的情况有98项,其中,106户边缘户的住房改造进度有点迟缓,时间紧迫,他心里急呀。”回忆起10天前刘志强的“发飙”,6月14日,乡党政办工作人员、韭菜坪村包村干部肖文峰告诉记者,目前各包村工作组已陆续“交账”了。

  当前,格萨拉乡党委组织了全乡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清零行动,6个村进行了补短补缺及交叉检查督促,全乡制定了短、中、长三大发展战略。如今,包括刘你补在内的400余名脱贫户已输送到广东、福建等地务工;因疫情没有外出务工的1600余名劳动力,乡上实施了一户一策的产业扶持计划;结合即将启动的“攀盐”高速公路项目,乡上拟定了岩上、岩下片区的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链发展思路。

  日前,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刘志强题为“感谢,一路有你”的深情长文:感谢你们,市、县各级部门、帮扶单位的同志们!四年来,格萨拉乡在你们的一路风雨兼程中变了模样!失联村茅坪子、后元通上了公路,岩上片区5000多群众的生活饮水实现了“三级跳”,城里的优秀教师、医生来到了格萨拉,乡上有了电商、物流……感谢你们,全乡12000名党员、干部、群众!这些年,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格萨拉的绿水青山已经逐步成为富民强乡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