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攀枝花老旧小区改造绘就民生幸福图景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9-06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现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带娃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环境干净整洁,停车也井然有序,就像住上了新房子!”近日,米易县芳满庭小区居民何伟看着自家小区的新变化,脸上满是笑意。在攀枝花,像芳满庭这样“逆生长”焕发生机的老旧小区还有很多——一场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蝶变,正悄然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感。

  破“痛点”焕新颜,居民当上“主角”

  走进芳满庭小区,曾经的“痛点”早已不见踪影。2024年改造前,这里是4个“各自为政”的零散小区:围墙阻隔出“断头路”,道路窄得错不开车,车辆乱停挤占消防通道,环境脏乱,雨天楼顶漏水、路面积水更是常事。

  改造的“第一刀”,切在了居民最愁的“割裂感”上——拆除阻隔的围墙,将7栋房屋整合为一个完整小区,统一风貌。随后,163个汽车停车位、100个电瓶车与摩托车停车位整齐铺开,“停车难”成为过去式;800米排水沟、1400米给水管网、28处强弱电管网全面更新,空中“蜘蛛网”消失了,雨天积水的坑洼路不见了;2000平方米绿化补植、8000平方米路面黑化、360度环形彩色健身道,让曾经的“杂乱院”变身居民的“大花园”。

  “以前送娃时汽车乱穿,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楼顶雨水管漏水也没人管。”居民彭兰细数着变化,“现在封闭管理,扫脸进小区,卫生有人打扫,绿植有人养护。上次楼顶漏水,业委会很快就解决了,住着特别安心!”这份“安心”,源于改造全程的“问需于民”:设计阶段开坝坝会征求意见,施工时请居民当“监督员”,再到完工后的满意度测评,每一步都踩在居民的需求点上,让改造真正“改到心坎上”。

  “改得好,更要管得好。”新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罗勇说,改造后社区牵头成立芳满庭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多场坝坝会动员居民参与,最后5名热心业主当选业委会成员,小区实现了自治管理——聘请小区的业主负责绿化、卫生、道闸管理,既降低了物业成本,又让居民成为小区的“当家人”。

  改出舒心日子,升级幸福感

  在西区玉泉片区,老旧小区的“新生”同样温暖人心。“以前住房和厂区混在一起,又乱又不方便,现在逛耍、散步都舒心!”席草坪社区硅酸盐小区居民伍永伦的话,道出了片区居民的共同感受。

  2024年,席草坪社区硅酸盐小区、动力站社区攀煤家属区、巴关河社区攀煤家属区二期3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清单。这个总投资304.2万元、涉及507户居民、总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的项目,不仅重做了屋面防水、修补硬化路面,还新建了花池、文化长廊和居民活动广场等。如今项目已完工投用,在活动广场上,聊天、锻炼的居民热闹又温馨。

  “路灯亮了,道路平了,出门安全又平顺。”居民彭会玉的一句话,道尽了改造带来的便利。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房管股工作人员何明风告诉记者,片区的“幸福升级”还没完——江南江北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一期、二期)、城市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二期)等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计划今年10月底开工,未来将新增口袋公园、停车场、黑化道路,让居民的日子过得更舒心。

  民生为先见实效,改造再“提速”

  从米易的芳满庭到西区的玉泉片区,攀枝花老旧小区改造始终以“民生为先”。一个个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不仅刷新了城市颜值,更织密了民生幸福网,让“老房子”里的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2024年全市纳入改造任务的97个小区,已完工83个,完工率达86%,完成投资额2.76亿余元;累计落实改造资金3.19亿余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9024.8万元,为改造按下“快进键”。

  “2025年我们继续加码老旧小区改造,纳入计划的97个小区已开工69个,开工率71%,完成投资1019.25万元,还获得了提前预下达的中央财政资金1.24亿余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让更多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收获稳稳的幸福。(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 龚林埔 车东洪)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