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城市内环交通通道建设力度》(第220号提案)的答复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7-12-21     来源:市目标绩效办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XX委员:

  您提出的《加大城市内环交通通道建设力度》(第22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提到的攀枝花学院后山至东区华山道路已列入《2017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表》,目前已开展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将于今年启动建设,该道路建成后,从东区政府至炳三区机场路口所需时间将由40分钟左右降低至10-20分钟,大大拉近了区域交通联系。

  二、因华南大桥及连接线通道穿越市中心医院,对中心医院的建设用地、交通组织、就医环境等方面存在重大影响,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市中心医院建设规模化的需求,缓解攀枝花大道南段(华山—中心医院—五十四)交通压力,我们对该片区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在大渡口至五十四片区规划有两条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均为21米,规划一路(沿湖路)沿仁和沟东侧山体布线,途径中心医院西侧及南侧、连接五十四原糖酒公司仓库区域;规划二路起于五十四糖酒公司转盘路口、与“沿湖路”十字相交、上跨仁和沟、连接渡仁西线。该2条规划道路可连接中心医院南入口与渡仁西线,起到交通分流作用,使就医车辆从渡仁西线、沿规划一路(湖路)进入中心医院,可大大缓解攀枝花大道中心医院路口段的交通压力。该项目已列入《2017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表》,目前已开展该可行性研究工作,将于今年启动建设。

  三、南山到大宝鼎的公路为县道,道路交通量较小,道路两侧山势陡峭,改扩建难度较大,所需经费较多,目前西区及仁和区暂无该道路相关改扩建计划。在城市规划中通过高速公路形成大环线(攀大高速—西攀高速—丽攀高速)解决快速交通需求;通过沿江快速通道、渡仁西线复线、新区至鱼塘下线口连接线等改善各区域之间的交通问题。

  四、针对炳草岗片区交通拥堵问题开展的《炳草岗人大转盘至良友路段交通拥堵整治》、《炳草岗高架系统规划研究》等多个规划研究均指出:立体交通工程噪音较大,如需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则涉及对机场路口周边建筑的拆迁,拆迁量较大,金额较高,且对城市景观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市建设康养旅游城市,因此不建议在机场路口修建立体交通工程;同时,研究指出打通金鹰酒楼处的断头道路、对机场路口的渠化处理(路口扩宽,预留一个右转车道)以及交通信号管制措施,通过新建隧道、道路的分流,能够改善机场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加快建设报社—炳三区隧道,分流炳三区至竹湖园车流量,能缓解机场路口的通行压力。同时优化道路转弯半径,提高驾车的舒适性、安全性。

  六、指导建设

  此外,我们在畅通我市道路交通、拉近区域交通联系等等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编制完善系列城市交通规划

  我们在《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攀枝花市畅通城市专项研究、攀枝花市公共交通规划、攀枝花市公共停车场规划(目前正在修编中)、炳草岗人大转盘至良友路段交通拥堵整治、城区人行过街天桥及地道、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并将我市交通管理规划纳入到2017年规划编制计划中,研究范围涉及到从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宏观层面到现状拥堵点疏解的微观层面。各规划对城市道路、公共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时序安排、模式选择,同时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我们“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中,通过各项规划的逐步实施,将使我市交通现状得到改善。

  (二)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体系

  1.对外大通道发展基础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努力,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G5京昆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车,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公里,初步由G5京昆高速和丽攀高速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主城区的高速公路大通道。2016年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全面开工建设,项目里程38.6公里,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与丽攀高速和G5京昆高速形成我市绕城高速环线,有效解决过境车辆不进城的问题。

  2.对外大通道发展规划

  未来几年,将加快已开工高速公路建设,并研究启动一批新项目。G4216线宜宾屏山新市至攀枝花段高速公路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全线里程431公里,我市境内里程33公里,力争2017年开工建设,2022年建成通车,打破我市东向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并与G5京昆高速和丽攀高速形成十字交叉路网布局。加快开展攀枝花西区至凉山州盐源县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到“十三五”末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同时积极同凉山州配合,力争会理-米易-盐源-木里高速公路项目在省高网调整时纳入规划。

  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通往成都、昆明、丽江和宜宾的“一环四射”高速路网;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通往成都、昆明、丽江、宜宾、大理和盐源(泸沽湖)的“一环六射”高速路网,接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

  3.完善中心城区道路路网结构

  通过城市道路交通、炳草岗人大转盘至良友路段交通拥堵整治、城区人行过街天桥及地道等专项规划,统筹建设城市干道系统,梳理断头路,在人车冲突较大处规划设置人行过街设施,提出交通管理建议,预留了轨道交通用地(花城大道)。为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压力,我市计划开展一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东区后山道路一期工程、炳三区至报社隧道工程、炳四区龙滩路、东区沿湖路、西区新庄至河石坝城市主干道、以及仁和区川沙路、干荷路、干新路等项目,同时,已启动研究阳光大道巴斯箐段至炳三区的连接隧道项目,这些项目陆续建成实施后将能够完善主城区路网,改善主城区仅有一条主干道现状,加强西区、攀钢、渡口片区至炳三区、仁和的交通联系,缓解体育馆、竹湖园、华山片区交通拥堵问题。

  后续,随着花城大道、阳光大道等规划道路的逐步实施,以及对炳二区4号线、桃源街连接金沙江大道等断头路的打通,将使中心城区道路逐步成网、成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按照城市工作会议“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坚持治乱缓堵与安全管理,加强城市交通执法管理,着力治理交通乱象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1.加强顶层设计,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管理机制

  依托省公安厅交管局正在开展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规范基础上(省公安厅交管局正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交警进规委会”、“交通影响评价”等机制和制度建设,增加公安交警在城市建设中的话语权。在交通管理实践中认真收集、分析、研究交通现状问题,为决策部门制定工程改造以及新(改)建各类建设项目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缓解建设项目对道路畅通的影响。

  2.依靠大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在已建交通科技管理运用平台的基础上,开展“行车记录取证平台”、“卡口系统”、“集成指挥平台”、“网格化勤务模式”整合运用。逐步完善交通视频监控、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设施管理、交通事件采集、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的建设集成,加快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系统性、协同性。积极探索推进与高德、百度等社会大数据资源的合作共享,实时提供路况信息。

  3.运用科技手段严查交通违法,提升管控水平

  我们在一、二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93个主要路口和路段智能交通系统进行调整升级,并发布了于2017年2月12日0时起正式启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通告。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核通过合格交通违法数据64543余条,其中超速违法行为29015条、闯红灯1872条、不按导向车道行驶17971条、违法变道12301条、逆向行驶756条、违法停车2628条,形成“地空全时段”无缝监管。

  4.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形成严管态势

  从2017年1月份开始,我市相继开展了“保畅通、保干净、保安全”、“治乱缓堵”以及整治“酒后驾驶”等6项各类专项行动。各交警大队结合辖区交通流量、重点部位、高峰时段等交通要素特点,针对交通违法行为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调整配置警力,强化对“点、线、面”交通秩序管控的力度,对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理。截止3月21日,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51399起,其中超速66139起、酒后驾驶299起、无证驾驶311起、吊销驾驶证54本。

  5.打造“严管街”示范街(路),发挥示范作用

  从2月1日起至今年底,我们将机场路路口至金域阳光路口段、炳草岗大街人大转盘至人保财险公司路口段、人民街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路口至天天渔港路口段设置为创建省级文明畅通示范街(路),通过规范示范街(路)的通行秩序,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提升交通参与者有序出行意识。

  6.优化城市交通组织,实施精细管理

  对城区道路的交通流向、流量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借鉴单向循环交通组织方式,实行禁行、限左等管理方式,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特别是针对其中部分枢纽路口的通行能力,交警支队派员对渡口桥北的交通流量、流向进行了细致的摸排调查,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更改指路标志7套、拆除龙门架标志1套、新设指示标志2套、施划交通标线200平方米、施划禁停标线120平方米。交通组织方案于2016年12月中旬开始实施,从运行效果看,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2017年2月份,针对群众反映人才公寓路段、攀枝花学院西苑外车辆通行秩序混乱,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我们多次实地查看,在该路段施划30个停车位标线、设置两套停车提示标志、施划了220米禁停标线、安装了7个防撞沙桶和12个锥形桶进行渠化和规范,现该路段的交通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7.调整勤务模式,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安交警网格化勤务管理模式,运用现有的电子警察抓拍、动态视频监控、缉查布控等系统设备加强对城区主干道、易堵路段的网巡力度,第一时间发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重点交通违法等信息,及时调度指挥疏导。对查处的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违法掉头、违法抢行、违法占道行驶、未按规定让行等影响道路畅通的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对交通流激增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引发拥堵的,要及时协调、指挥相邻大队在远端实施分流;对发生轻微事故的,要严格落实快处快撤机制,确保不出现小事故大拥堵的现象。同时对已规划的临时占道停车泊位进行排查,对影响道路畅通的坚决予以取缔,在一些条件许可、群众需求强烈的路段规划设置临时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对道路畅通的影响。

  8.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文明程度

  牢固树立“宣传工作是第二警力”的理念,不断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利用《交警e空间》警民沟通平台,通过话题讨论、听众热线等形式,每周一期向广大群众开展普法释法教育,深度解读、析事明理、以案释法,提升全社会的支持度理解度。今年以来,已发布微信210条和微博1692条,手机安全提示信息50000余条,利用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和交通诱导屏播放宣传提示50余条;在《人民公安报》刊载文章6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消息3条,省公安厅网面采用信息4篇。

  今后将继续利用互联网、双微平台、电台广播、街面LED显示屏、传统媒体等载体开展多种文明交通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及时发布道路信息和各类管理、管制措施,让广大群众及时知晓通行情况,避免无效交通对道路畅通的影响。在各类媒体或路面LED诱导屏等开辟“违法曝光栏目”,震慑交通违法行为。

  (四)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丰富市民交通出行方式

  公交公司、公安交警在条件允许的道路上,规划设置公交车辆专用道,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增加准点率。支持公交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增辟公交线路,均衡公交运量分布,提高线网覆盖率,使公交更加便民、快捷。目前,公安交警正在开展从机场路路口至金域阳光路口段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7月份完成。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市民交通出行方式,缓解现状道路的交通压力,我们积极探寻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4月27日,我市确定选用“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交通制式及“火车南站—普达路口—炳仁路—炳三区钢城大厦”的近期建设线路,计划年内开展示范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我们将借鉴重庆、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组织编制我市山地步行系统规划,对我市步行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五)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城市功能调整

  2017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棚改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市棚改攻坚年,我们将根据“市级统筹、区级(大企业)实施”的模式和“疏解老城、发展新城、消化库存”的原则,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将拟于今后几年实施的棚改项目提前到2017年实施,且三区棚改全部采取货币化安置,不再新建安置房,将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和新区建设相结合,打通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去库存的通道,引导居民购买商品房。2017年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目标任务为20022套,包含红星街、桃源街等老旧小区。为确保完成任务我们积极通过完善棚改工作机制,加大资金协调和筹集力度,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宣传服务,筹建棚改购房平台等工作措施,抓紧推进棚改相关工作。同时,我们积极牵头研究三大企业棚户区改造推进办法,与“三供一业”改造等国家政策结合,力争尽快启动江北老工业片区亟待改造的危旧房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棚改安置后的群众居住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腾空用地也将按照城市规划重新进行建设,助推城市功能的调整。

  同时,我们按照住建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的要求,借助老城区棚户区改造的契机,一是填补基础设施欠账:大力完善排水、给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有序推进各类架空线入廊,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二是增加公共空间: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和公共活动的需要。三是改善出行条件: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结合我市山地城市实际情况,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优化道路断面和交叉口,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切实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新旧联动协调发展。

  感谢您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并真诚地希望您一如既往地继续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理解和支持。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7年8月22日